什么是痔疮微创手术?很多病人都存在这些误解。

卢锐敏医生 发布于2025-01-11 00:38 阅读量9941

本文由卢锐敏原创

经常会有病人问,卢医生,我做的这个手术,是微创手术吗?几乎所有的痔疮病人,都关注这个问题。  其实,微创手术,在医学学术界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


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方法,而同时又会对机体局部或全身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或破坏。因此,要降低或减少手术操作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微创一直是外科医生所努力追求的目标。


微创手术,并不是指某种技术,也不是指某种具体的手术方式,通常意义讲,微创手术是一种手术的理念,就是以更少的创伤将病变组织切除,或重建正常解剖结构,恢复功能,同时尽可能少地破坏组织器官损伤、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达到创口小、出血少、疼痛轻、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只要符合这样理念的手术方式,都属于微创手术。


对于痔疮手术,什么样的手术,才算是符合微创理念呢?


——总体来讲:在完整切除病变组织下的前提下,把切口设计得更小,对肛管上皮、正常肛垫组织破坏得更少,让患者恢复得更快,并发症更少,远期效果更好的手术方案设计,才可以说是微创手术。


所以,痔疮的微创手术,应该说是一套手术方案设计。




内痔套扎治疗、内痔硬化注射、痔上动脉结扎术、传统外剥内扎手术、PPH(痔上粘膜环切术)或TST(选择性痔上粘膜环切术)、痔疮消融手术、肠镜下内痔静脉套扎都可以归到这种微创理念手术方案设计中。


——————————————


关于痔疮的微创手术,常见的误区有以下几个:


1、PPH(痔上粘膜环切术)或TST(选择性痔上粘膜环切术)就是微创手术



很多病人以为,PPH或TST肛门口看不到切口,就是微创手术。 


PPH或TST手术的原理是:通过环形或部分切除痔上方的直肠黏膜,使脱垂的痔组织向上向上悬吊、牵拉而不再脱出,从而治疗痔疮。可见这种手术方式不是切除了痔疮组织,而是切除了正常的直肠粘膜,对正常的组织是一种破坏和损伤,而病变的痔组织反而被保留下来了,这种手术方式并不是说伤少,切口小,只是切口不在体表,而在肛门直肠里面不能为肉眼所见而已,这种手术方式,切口还是比较大的,术后感染、术后大出血、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是比较高的。对于以痔静脉曲张为主、脱垂明显的的混合痔患者,如果选择这种手术方式,还需要追加外痔切除,创伤还是比较大的。


2、传统外剥内扎手术方式不是微创手术



对于单纯性的血栓外痔,或单个脱垂性混合痔,这种手术方式,能完整切除病变痔组织,在施行该手术时,注意保护肛管上皮、肛垫等正常组织,或者选择性地与套扎、内痔硬化注射组合,达到更好的微创理念目的,也可以说是符合微创理念的手术方式。


3、肠镜下内痔套扎术就是一种微创手术



肠镜下内痔套扎,仅适用于部分一期、二期的出血性内痔患者,对于脱垂比较明显的三期以上脱垂痔患者,效果差,术后并发症多,不能完整切除病变组织,远期治疗效果差,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不能认为肠镜下内痔套扎术就是一种微创手术。


总结:

每种微创手术都有自己的适应症,对于痔疮的手术治疗,不应过分强调微疮手术和传统手术,不应过分强调某种手术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和疾病严重程度相适应的手术方式,在各种手术之间平衡获益和并发症风险,选择个体化的手术方式才是正确的。


声明:本文用于公益科普,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作者将第一时间删除。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