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抽动症又称抽动障碍,是一种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发病、发育行为性问题,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无目的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并可伴发其他心理行为方面的症状。
临床常见症状(单独或合并出现):眨眼、耸鼻、张嘴、点头、耸肩、面部肌肉抽动、甩手、吸肚子、弯腰、后仰、顿足、打或闻自己或他人身体某部位、吸鼻子、清嗓子、尖叫、呕吐、犬吠声、秽语等。
抽动障碍的病因和病机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中枢神经递质失衡、神经生化改变、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等诸多方面有关。本病多起病于3-12岁,7岁左右症状最明显,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有独特优势,疗效确切。
抽动症的常见误区
1、“挤眉弄眼”不是病,是孩子的坏毛病,不用治疗。
临床上,发现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错误观念,门诊经常有抽动患儿家长反映以为是孩子的学的坏习惯,要多教育管教就好了。
眨眼本是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但频繁的眨眼,且这种眨眼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无目的的肌肉抽动”,且伴随有眼睛不适,或者皱鼻子、扭脖子等其他症状时,这个时候就要引起注意,孩子可能不是调皮,可能得了一种叫做“抽动症”的病。
临床提示抽动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有感冒后诱发的,有过多接触电子产品诱发的,有家族遗传的,有受到惊吓后诱发的,也有因家长或老师教育严厉诱发的。
2、“挤眉弄眼”是电视看多了,是结膜炎。
抽动症的诊断需要依靠有经验的专科医生综合孩子的情况进行诊断,所以该病的误诊率也相当高,比如频繁眨眼的孩子容易误诊为“结膜炎”,频繁清嗓子的孩子容易误诊为“慢性咽炎”,这些孩子往往经过眼药水等治疗后,症状时好时坏或者得不到改善,最后经发育行为科专科医师诊断为“抽动症”,才能给予正规治疗后症状得到控制。
结膜炎的症状是孩子眼睛有明显的发红,眼睛痒,有分泌物,会经常的揉眼睛,而抽动症的孩子不会眼睛发红,没有分泌物,表现就是控制不住的眨眼睛挤眼睛。
抽动症的危害
孩子患了儿童抽动症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无法集中,常常会因为控制抽动而走神,老师安排的作业也无法按时完成。
其次儿童抽动症患儿在情绪上容易易激动、脾气暴躁,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因为怪异的抽动症状,在与人沟通时,经常回避对方的身体接触甚至是视线接触,因此产生沟通交流障碍。
抽动症要治疗吗?
那么抽动症的孩子需要治疗吗?我院儿童发育行为科纪文龙主任解释到:“这个要根据临床情况,一般抽动症状持续不缓解的,症状反复出现,抽动程度较重的,经常规治疗效果不好的,这几种情况要引起注意,及早正规治疗。”
那么一些家长又问了,说这病能不能不管他,让他自己好。临床研究表明,抽动症有一定的自愈倾向,但随着社会进步,电子产品普及,孩子学习压力增大,各种零食小吃的出现,抽动症的自愈率很低。抽动症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专注力,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们家长不能拿着孩子的身心健康来赌孩子一定能自愈。
不管从那个方面来看,当发现孩子存在“挤眉弄眼,皱鼻子,扭脖子,清嗓子”等异常表现时,都应该及时带孩子去神经科或者找有经验的专科大夫就诊,若孩子不需要临床干预,你也可以得到有效的生活指导,有利于孩子尽早的康复。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抽动症
纪文龙主任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对于一些抽动症症状较重的孩子,单用心理疗法效果往往欠佳,这时需来使用药物疗法。药物治疗可以使大多数患儿症状改善或完全缓解,但需要持续服药治疗1~2年。过早停药或药量不足,或药物种类变换频繁,均可造成病情复发或症状恶化,药物突然中断也可造成撤药症状而影响预后。而且部分病儿服药过程中可出现轻微副反应。
近年来,中医在治疗此病的方面已有所突破,已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被越来越多的患儿和家长认可。中医治疗具有起效快、安全、无痛、操作简单、不影响患儿活动等优点。中医穴位治疗可以对穴位产生持续稳定的刺激,起到激发正气、调和气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根据不同证型、病情变化适时调整治疗,在控制患者病情的同时,改变了患者的体质,减少病情的复发,而且孩子用药后不会出现嗜睡、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治疗更为安全,可很好弥补西医治疗短板,中医在治疗抽动症方面有较强的优势。
儿童抽动症治疗案例1
纪文龙曾经接诊过一名儿童小泽,由于父母在外打工小泽由爷爷奶奶照顾,刚开始孩子出现眨眼,清嗓子的情况家人并没有在意,只是以为是孩子的坏习惯就没管。
之后孩子出现嘴角抽动,家人这才发现孩子不对劲,去医院检查发现孩子患上了抽动症,得知这一消息小泽父母心急如焚,跑过多家医院,尝试过无数治疗方法,花了不少钱身上却没有起到太好的效果,因此家长对医生开始也是十分不信任。
一个偶然的机会,经朋友介绍找到了纪主任,针对小泽的重度抽动症范主任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中药+推拿+穴位埋针+生物反馈治疗方案)。经过范主任和医护人员细心的治疗与用心的呵护,两个月的时间小泽病情康复效果喜人,目前已经返回学校上课。
现在小泽不再出现频繁眨眼,不再发出怪异的声音了。身体好了,精神状态好了,小泽也越来越开朗,一家人心里的大石头也终于落下。
儿童抽动症治疗案例2
有个孩子是今年2月初初诊的,抽动症状是挤眼 耸鼻 咧嘴,之前在综合医院吃硫必利症状一直下不去,朋友介绍来找范主任中西医治疗,孙主任给孩子中西医治疗,一个多月孩子来复诊症状都消失了!学习注意力也提升了,妈妈特别高兴,后期巩固治疗了3个疗程,抽动症症状也未复发。
儿童抽动症治疗案例3
有个孩子初诊的时候,孩子症状有挑眉毛,挤眼等,经过我们的中西医治疗,2天症状减轻,12天症状消失,孩子的症状基本恢复了,性格也开朗了许多,前两天家长反馈上课注意力也好多了。
儿童抽动症治疗案例4
有个孩子是9岁多,是抽动症还有注意力缺陷,抽动症状是眨眼、耸肩和嘴角抽动,清嗓子,在厦门,上海都看过效果不好,上个月来我们医院治疗回去一个月抽动症症状就好了!妈妈说孩子就像变了个人一样,老师也夸奖听话,上课坐得住了,能主动写作业了,而且写字也比原来更好了。
儿童抽动预防复发
纪文龙主任介绍儿童抽动症预防护理方面,减少抽动症复发几率,必须最好抽动症患儿愈后的预防护理工作。预防感冒等疾病发生,临床上发现许多抽动症患儿发病起始于感冒等疾病之后,因此,应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尤其是感冒、鼻炎等上呼吸系统感染。
培养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作息规律,不熬夜,不能长时间看电视电脑,尤其不看惊险恐怖故事,不玩紧张刺激性游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
饮食上注意清淡而富有营养,不挑食偏食,不吃辛辣油炸、肥甘厚味食物,不吃零食饮料,不吃含铅、铝食物,食物做到粗细粮搭配、荤素食搭配,保证身体所需营养全面、均衡、充足。
努力给孩子营造温馨环境,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不要粗暴对待孩子,不无故批评指责孩子,更不要打骂孩子,给孩子关心和爱护,让孩子心情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