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久之前就想写这篇文字,有时候脑海里会有很强烈的念头,但是一忙起来,就忘了。真有这么忙吗,是的,很多次我的午饭都是在电梯里吃一个饼来解决的。
就是这种,全家的葱油饼,6.1元一个。一周有四天中午靠它充饥。午饭钱省了不少。
言归正传,平常工作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宫腔粘连术后患者,不少都问我,术后宫腔里的球囊几时要取?
有的地方术后是一个月取,有的地方是术后一个月取完上环,有的地方是术后2个月取,有的地方是三个月取…………不同的术后管理方案如同各地方言,种类繁多,甚至一个地区的不同医院都不一样,同一个医院的不同医生又不一样。
老张,粘连术后你会放球囊吗?长效的球囊放不放,人家都放几个月,你们为什么只放几天?
每年回答这个问题很多次,在此发个文章统一回答吧。下回谁再问,直接把文章发过去。
首先我们只放短期的尿管球囊,也就是foley,乳胶的,很柔软,大小可调整,表面光滑,没有棱角。住院期间放置几天,有球囊的时候会使用静脉抗生素预防感染,出院前一定会拔掉。这种球囊的作用就是扩张,避免术后粘连,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引流,让宫腔内的液体流出来。所以术后在院的患者身上都会挂着一个引流的袋子。
长效的三角形球囊坚决不放。
这种宫腔形状的硅胶硬质球囊绝对不放。
原因:
1:不能引流。
2:外形固定,对于宫腔发育异常的粘连患者有时候会偏大,过大的球囊会压迫内膜导致内膜缺血坏死。局部沙漠化。
3:这种球囊一般都会放的太久,增加感染机会。
4:价格昂贵,毕竟是进口的。原来是用于宫腔止血的。
第一行英文:减少宫腔术后的出血
一个真实案例让我不得不说几句
本来一直不想去写这篇东西,毕竟一直很多医生还在使用这种产品,说多了容易得罪人,但是一个患者,也可以说是一批批的这类患者让我不得不说几句。如果是同行在看这篇文字,希望以下的个案能给大家提个醒,从技术讨论的角度看看怎么做才是最好的。最能保护娇贵的宫腔环境。
这是一个外地粘连术后已经2个多月的患者,经过咨询后决定要来评估球囊的情况和宫腔的情况。原手术机构的计划是三个月取出直接试孕的。
宫腔镜下见球囊的尾巴在宫颈管内,一切正常
内口上方一点点,看到球囊三角形的下端,有少许乳白色的分泌物从宫腔流出来,老张看到这里已经可以预估宫腔内出现了什么情况,慢性感染。
继续进入宫腔,瘪瘪的球囊已经抽空了液体,出院时候剪断尾巴,液体就没了。球囊表面也就是硅胶的表面有一层薄薄的絮状物,如同很久没擦过的桌子,上面躺着一层灰。
右侧宫壁,球囊与侧壁接触的地方,一层很厚的”灰”。
放大一点,给个特写,看到这层”灰”了吧。
看到此刻老张已经可以判定宫腔内出现了慢性的感染,虽然患者不痛,也没有发热,只是分泌物多一点,但是这层”灰”就是内膜炎症渗出的分泌物。不属于宫腔正常生理情况应该有的情况。拔除球囊刻不容缓。
球囊取出,即刻重新放入宫腔镜,图中显示的是左侧壁被球囊边缘压迫的地方,苍白一片,没有内膜,光秃秃如同沙漠。红的是内膜,但是内膜太红了,已经是炎症感染的反应。白色和红色交接的地方还有一层黄色,哪些就是“灰”,炎症渗出物。
右侧壁也是一样,泾渭分明。其实我当时在想,手术创面可能都没有球囊压痕破坏的面积大。
宫腔底部也是一个样子,压痕之处寸草不生。内膜红到极致,正常内膜是粉红的。
看完之后,老张一声叹息,解释病情,口服抗生素治疗,3-4周后再次评估,必要时取内膜活检。希望侧壁没有内膜的地方不要粘连回去。
这种情况不是单独个案,是不少患者都存在的情况,只是这个比较典型,近期休假比较有空,拿来说一下。
我家的一个书柜,里面是这几年的各类获奖证书,老妈要拿出来陈列,我觉得没啥用,收废品的都不收,就当给老人一个寻找虚荣和快乐的事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