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危害大,6大招让孩子远离多动症!

李燕春医生 发布于2023-02-09 16:59 阅读量94

本文由李燕春原创

    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俗称,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  

儿童多动症的危害有哪些?

     1、多动症会给孩子的个性发展带来绊脚石,延续到青春期可能出现人际交往障碍。

     2、多动症会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因此在学业上会屡屡挫败,同时跟同学、老师关系也差,可造成儿童自信心方面的不足。

     3、当多动症没有及时的干预,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到了成年会出现工作不稳定,频繁跳槽,对他的职业生涯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4、多动症会使人做事比较冲动,婚姻中也容易出现问题,容易出现闪婚闪离的现象。



儿童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1、注意障碍。如:上课不能专心听讲、走神、发呆,眼望着老师,但脑子里不知想些什么。老师提问时常不知道提问的内容,做作业时不能全神贯注,做做玩玩,粗心草率。做事有始无终,常半途而废或频繁地转换。

     2、活动过度。表现为明显的活动增多,过分地不安静,来回奔跑或小动作不断,在教室里不能静坐,常在座位上扭动,或站起,严重时离开座位走动,或擅自离开教室。话多,喧闹,插嘴,惹事生非,影响课堂纪律,以引起别人注意。喜观玩危险的游戏,常常丢失东西。

     3、冲动性。情绪不稳,易激惹冲动,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受外界刺激而过度兴奋,易受挫折,行为不考虑后果,出现危险或破坏,事后不会吸取教训。




儿童多动症的鉴别诊断

     1.与正常顽皮儿童相鉴别。首先观察其注意力情况。顽皮好动是孩子尤其是小男孩的天性,有些轻度多动症的症状与正常顽皮孩子的表现有些相似,容易混淆,这就需要仔细进行观察。一般来说,正常儿童虽然贪玩、调皮,也有注意力分散的时候,但他们往往有很强的好奇心和上进心,对事物的兴趣和求知欲强烈,如听故事、画图画、看电视可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多动症孩子则不能保持这种注意力。其次,顽皮孩子自制力虽然也较差,但多动症孩子在活动的量和频度上往往更甚于他们。

     2.与抽动症相鉴别。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多发性语言、行为障碍综合征,不自主抽动症状突出。抽动动作短、快、突然,重复程度不同,频繁眨眼、挤眉、吸鼻、撅嘴、张口、伸舌、点头等,病情加重后,抽动动作呈多样化,交替出现耸肩、扭脖、撞头、踢腿、甩头、四肢抽动等症状,人睡后症状消失,情绪紧张、焦虑易使病情加重,语言障碍除吐字不清、重音不当外,还不断口出秽语,喉部常发出"吭吭"、"格格"的奇特声响。



如何预防和纠正儿童多动症?

     1、要缓解孩子紧张的情绪,给予他心理上的支持,父母要耐心改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不要过多地指责他,更不要用“不要”、“不能”等词语。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他有表现的机会。

     2、鼓励和耐心引导。孩子对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不解,小脑袋瓜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小问号。所以大到电脑、小到一粒石子,他们都要摸一摸,玩一玩,忙个不停。其实,他们是在有意无意地探索世界的奥秘。这时,我们就应该鼓励他们的探索行为,保护他们高昂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促使他们养成敢于想像和亲自动手的行为习惯。比如,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去参加各种有兴趣的游戏和活动,这样能够转移其注意力。另外,要启发孩子从事适当的体育活动,体育活动会帮助孩子摆脱自己的封闭状态,振作精神,完全放松。

     3、父母要掌握教育孩子的技巧,教会孩子如何集中注意力,也可以给孩子安排较安静的活动来做,如读书,讲故事或剪纸等,让他在安静的环境下专心去做一件事。

     4、及时表扬或奖励。当孩子出现了我们期望的行为时,应及时表扬其行为。如儿童表现出安静听讲,小动作少,安心游戏,与同伴合作完成某件事时,应及时给予表扬或奖励。这种方法能够减轻这些儿童的心理障碍和对抗情绪,潜移默化之中使儿童进步,恢复自尊心和荣誉感,形成是非观念,增强抗诱惑能力。

     5、父母应与孩子多交流,亲自参与孩子的活动,使孩子动静结合,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于减少多动改善注意力有帮助。同时要加强管理,及时疏导,防止破坏性及危险发生。

     6、行为教育。从小培养孩子一心不二用的习惯,如吃饭时不看图书、不看电视,做作业时不玩玩具等。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