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佝偻病,您了解多少?

李燕春医生 发布于2022-12-18 16:42 阅读量96

本文由李燕春原创

小孩出现“摇头、掉头发、出汗多、夜间睡觉不安稳、易惊、X型腿、O型腿”等表现,家长们知道这可能是啥问题?


一、何为佝偻病?


佝偻病通常是由于儿童长期、严重缺乏维生素D,导致缺钙、磷代谢紊乱,骨组织发生畸形和软化。该病最容易发生在儿童快速生长的时期,高危人群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此时期骨骼生长需要吸收和消耗大量钙、磷。

 

二、常见病因有哪些?

1

日光照射不足;

2

摄入不足;

3

孕期及哺乳期母体维生素D缺乏;

4

生长发育过快;

5

疾病的影响;

6

药物影响。


三、佝偻病有哪些表现?


1

难入睡、喜抱、放下就醒、夜间哭闹。


2

头发稀少,出现枕秃圈。


3

出牙晚或出牙不齐。


4

方颅、鸡胸、肋弓外翻、“X”、“O”型腿等骨骼发育畸形。


5

运动发育落后。


6

身材矮小。


7

易烦躁、易激动、手足抽搐。


8

免疫力低下,易反复呼吸道感染。


9

出汗较多,与温度无关。



辅助检查:

佝偻病初期常无骨骼病变,骨骼X线可正常,或钙化带稍模糊;血清25-OH-D3下降,PTH升高,血钙下降,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佝偻病活动期(激期)由于症状典型,此期血生化除血清钙稍低外,其余指标改变更加显著。X线显示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骨质稀疏,骨皮质变薄;可有骨干弯曲畸形或青枝骨折。


由于小儿缺钙的表现各不相同,单纯的一个症状不能确定是否真的缺钙,所以宝妈宝爸们一定要注意:除了根据自己孩子的临床表现判断是否缺钙,还应该及时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方能明确自己的孩子是否真的有缺钙,以便在缺钙时及时的补钙、正确补钙,减轻症状,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四、如何防治佝偻病?


01
保持适当日照是预防佝偻病最有效、又方便、又经济的方法。孕母要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多晒太阳;分娩后,也要利用自然条件多晒太阳。小儿注意不要让孩子隔着玻璃晒太阳,因为玻璃阻挡了阳光中的紫外线,患病后更要坚持晒太阳。

02
提倡母乳喂养,因人乳中钙磷含量较多,易于吸收,尤其是6个月以下宝宝应力争母乳喂养。

03
要注意辅食的添加。早加含维生素D丰富的辅食。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肝类、鱼卵、蛋黄、牛奶等。

04
宝宝生后2周,即服用预防量的维生素D。足月儿400IU/日,早产儿生后前3个月800万IU/日,以后同足月儿。

05
佝偻病活动期可以肌注维生素D10-30万IU/次,一月后视病情改善情况决定是否再肌注维生素D,严重骨骼畸形的后遗症患者,则需骨骼矫形治疗。

06
如症状严重出现抽搐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