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冬春季节,天气变的寒冷,温差大,是呼吸系统疾病好发季节。
普通感冒
感冒在医学上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由受凉,疲劳过度后发生,绝大多数为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
感冒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咽痛,乏力等,少部分可出现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轻度腹泻等。
感冒多数情况下为自限性疾病,大约1周左右可自愈。多休息,清淡饮食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因为是病毒感染常见,所以无需服用抗生素。发热时可多饮水和温水擦浴等;当体温超过38.5°C或全身症状如头痛、肌肉酸痛症状明显时,可考虑使用解热镇痛药等。目前我国在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本土新发病例达个位数,但仍需要做好防范,避免去中高风险地区,境外仍有疫情高流行的国家,仍有输入病例的风险,提高疫情防控意识,如当地有疫情流行需做核酸检测。
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
进入冬春季后,空气干燥、寒冷季节气候的变化,温差变大,寒冷的空气会刺激呼吸系统黏膜,引起损伤并降低呼吸系统黏膜的防御功能,从而引起呼吸系统病毒及细菌繁殖,极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因此冬季是常见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季节。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安稳过冬。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环境的整洁,勤洗手,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带口罩,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冷空气刺激,避免烟雾,粉尘等刺激,这可以很好的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2、 注意室内空气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3、 营养均衡,坚持有规律的适合个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少吃辛辣的刺激性食物。
4、 作息规律,减少熬夜和过度劳累,避免因抵抗力下降导致等情况诱发疾病。
5、 建议老年人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可以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