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1月15日
我国肺癌高危人群广泛存在,对于高危人群无明确定义,简单划分目前多采用:年龄≥50岁;吸烟(包括被动吸烟);慢性肺疾病,如肺纤维化、慢阻肺、肺结核等;职业暴露史,如尘肺、有害金属暴露史等;恶性肿瘤或肺癌家族史。高危人群比例占整体人群比例20%以上,比例并不低,如果高危人群条件再放宽,比例会更高。
肺癌是实体肿瘤,在相对早期发现占位是极突出的问题,而不是在晚期才发现占位。因此,影像学是发现肿瘤的最强有力的手段,还有肺癌抗体检测以及其他手段。不论是肿瘤本身的抗原成分,还是与之伴随的其他生物标志物,或者是遗传物质等,都是肿瘤标志物。我们可利用这些手段发现病灶。
影像学用于发现病灶,肿瘤标志物是与影像学所发现病灶相印证,但可能是单发现病灶,也可能是单发现肿瘤标志物,两两相印证的过程能在更大精度上诊断肿瘤。
我们对肺癌的高危人群必须有意识。我们过去受到的教育中所提及的预防知识不够,预防意识不足,从而对于哪些病人容易患肺癌这点认识不足,因此,当我们判断病人患病几率时,必然要考虑他是否属于哪类疾病的高危人群。必须认识到那些属于需要做肺癌筛查的人群。
高危因素对
肺癌来说至关重要,女性被动吸烟人群患肺癌的发生率不低,长期接触厨房等有害的室内空气污染也属高危因素。大家普遍重视大气污染,实际上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存在相当严重且值得关注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不仅是装修问题,还有农村烧柴导致人长期处于烟雾缭绕的环境中,导致慢阻肺和肺部肿瘤发生率很高。
因此,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极为突出,特别要引起大家重视。在肺癌筛查上,必须对高危人群做重点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