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其实是体内堵住了痰瘀火!一个茶方清痰脂、化瘀血、清肝热

马瑞荣医生 发布于2025-02-13 17:23 阅读量306

本文由马瑞荣原创


年纪越大,越来越躲不过一个话题——三高。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这三兄弟在中国是相当普遍、随处可见、也令人头痛的慢性病。



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大,饮食作息不规律,比如经常喝酒、熬夜、抽烟、点外卖、饮食油腻、发脾气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被“三高”盯上了。


三高的危害有哪些?


三高这些慢性病虽然不会直接威胁生命,但却是心梗、脑梗、中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导火索”。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三兄弟,看起来是三种不同的病,但实际上根源都归结于“血”中。



有句话说:“人与血管同寿”。血管就像遍布全身的一张大网,给全身器官输送血液。所以血管通畅健康,人就健康长寿。


而当血管中的血液运行受阻,就像河流里进了很多沙子淤泥,杂质垃圾沉积在血管中,导致血液流速减慢。


如果积累过度,血管就容易堵塞、狭窄、硬化,这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哪天突然爆炸,就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安全。


所以,有些人是30岁的年龄,却是60岁的血管。近年来,我们经常能看到年轻人还在加班、健身的过程中,突然猝死的消息,令人惋惜。


以上种种,都是在我提醒我们要警惕三高的发生。




造成三高的原因


之所以身体里堵了那么多垃圾毒素,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脏腑功能衰退,主要有两个——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如果脾胃运化功能失司,吃下去的水谷精微代谢不掉,凝聚成痰。


肝主疏泄,如果肝脏无力疏泄,肝气不得疏通,也容易血瘀。


促成三高的土壤是什么?


  • 一是“老”出来的三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导致脏腑功能衰退,血管硬化;

  • 二是“吃”出来的三高,肥甘厚味的长期摄入,再加上久坐不运动、多思多虑,油脂代谢不掉,影响脾胃运化;

  • 三是“气”出来的三高,肝主情志,长期熬夜、工作压力大,很多人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久而久之影响肝的疏泄。



如何调理和预防三高


既然三高多有共同的病因病机,多是体内堵住了痰、瘀,与肝、脾等关系密切。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整体的调理思路,来“对症下药”。


  • 一是清除体内的痰浊瘀滞,刮走血管里的垃圾;

  • 二是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

  • 三是调理肝的疏泄功能,平肝阳、清肝火。


如果你想预防或调理三高问题,推荐一道自制茶——山楂麦芽桑叶茶。




【材料】

山楂3g、焦山楂3g、麦芽6g、桑叶6g、白茅根3g、芦根3g、蒲公英3g、甘草3g、大枣3枚


【做法】

1、将上述材料洗净,大枣掰开去核

2、锅中加水,放入所有材料煮沸10分钟

3、或把所有材料放入杯中,加入开水焖泡10分钟即可





1、桑叶:清肝热、平肝阳


桑叶被《神农本草经》称作“神仙草”,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的作用。



春天阳气生发,肝气当令,风气同于肝,很容易出现肝阳化风、肝风旺盛的问题,比如高血压、眼睛干涩、头痛眩晕、脾气大等问题,而桑叶最擅长平肝风。


临床常用来改善肝阳上亢引起的血压升高。研究表明,桑叶中含有一种叫做桑叶碱的物质,可以促进血管扩张,减少心脏负担,从而降低血压。





2、蒲公英、白茅根、芦根:清热、消肿


蒲公英,入肝、胃二经,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尿、散结消肿,有效地疏通郁结的肝气。



而白茅根、芦根两兄弟,均能清肺胃郁热,从而有利尿消肿的作用,二者都有着清热不伤阴的好处。


其中,芦根偏入气分,清热生津效果更突出些。



白茅根偏入血分,凉血止血更优秀。







当然,要想调理三高问题,在茶饮辅助的基础上,更重要的还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适当运动,锻炼身体,快走、慢跑、八段锦、五禽戏,都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还有就是吃得干净些,心情舒畅些,作息规律些,少油腻,少生气,少熬夜。



《黄帝内经》句句箴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放下眼前的苟且,清扫路上的羁绊与困扰,才能让身心打开,遇见更美的诗和远方。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