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荣教授丨气血是女人的命根,这样坚持一个月,气血双补,年轻十岁都不止~

马瑞荣医生 发布于2024-04-12 10:32 阅读量740

本文由马瑞荣原创


不管你熟不熟悉中医,你都一定听过气血。


  • 一个人脸色差、唇色苍白的时候,我们会说他气血不好;
  • 平时说话有气无力、经常身体疲倦,我们会说他气血虚;
  • 秋冬季节经常手脚冰凉、容易怕冷,我们会说他气血不足;
  • ......

那么,气血到底是什么呢?



01
「气血」是什么?


《黄帝内经》讲:“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难经本义》说:“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与血不可须臾相离,乃阴阳互根,自然之理也。”

可见气与血是人体生命活动必须的重要物质,且两者关系密不可分,“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而血能养气、载气,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资生。
 
中医认为,气血盈,则百病而不生;气血亏虚,百病皆生。我们常说的气血不足就是指气虚和血虚,气虚则身体机能活动减退,血虚则脏腑百脉失濡。
 
在症状表现上,两者主要表现为:
 
  • 气虚:会导致人体阳气的温煦及推动作用不足,则会出现身体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经常头昏耳鸣,水肿等;

  • 血虚:脏腑缺乏濡养,可见面色淡白或萎黄,口唇、爪甲色淡,失眠多梦;女性还会出现月经异常等。
 
气虚则不能生血,血虚则不能化气。所以两者既可单独出现,也可合并出现,发展为气血两虚证。
 

“有诸于内,必形于外”,气血亏虚时也身体会亮起“信号灯”,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其影响也是可大可小。若不及时纠正,可能会出现身体早衰,甚至引发各类疾病。因此,重视气血的补养非常必要。


02
 耗气血的「罪魁祸首」


想要有效调养气血,第一件事就是减少损耗气血的行为,减少对气血的消耗。不然一边补气养血、一边消耗增加,入不敷出,再怎么努力也很难看到效果。

那么,哪些行为最容易耗损气血呢?

✘不好好吃饭,一日三餐不规律,挑食、偏食,饮食结构不合理等;
✘体力、脑力劳动过度,超负荷工作学习;
✘情绪不佳,经常忧思顾虑或大动肝火;
✘经常熬夜、晚睡,作息不规律;
......

补足气血,我们还要在“出”的基础上“入”,加上一些必要的调理方法,能让气血更好、更快地得到恢复、补充。


03
 积极运动把气血补回来


运动是调养气血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助脾胃将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让人吃得香、睡得好。平时可练习八段锦、瑜伽、太极拳、保健气功等舒缓运动,或是选择任何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不过,有心脑血管疾病者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让关节活动开的同时,降低心脏负荷。

不想运动的朋友还可以坚持按揉关元、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
                          
左右滑动查看穴位图

04
 四道膳食,养出好气血

此外,膳食调理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中药材与食物的结合,在享受美味的过程中也能不知不觉的滋补气血。

1

四物鸡汤

材料:乌鸡,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生姜。

做法:乌鸡切块,将药材用布袋装好与鸡肉一同放入锅中,加入清水,大火煮沸后撇去浮沫,再加入姜片,转小火炖煮半小时即可。
功效:滋阴补血,尤为适宜体虚的人群,经期后的女性食用也大有益处。
禁忌人群:热性体质或内热较大的人群、经量过多的女性不宜食用;孕妇慎用。

2

参芪炖鸽子

材料:鸽子,党参,黄芪,枸杞子。

做法:将所有食材洗净后一同放入锅中,加入清水没过食材,隔水炖两小时即可。
功效:健脾养胃,补气养血。适合脾胃虚弱、精神不佳的人群食用。
禁忌人群:感冒发热的人群不宜食用。

3

红枣小米粥

材料:红枣,小米。
做法:红枣洗净去核,撕小块;与淘洗干净的小米一起放入锅中,按照日常方法煮粥即可。
功效:健脾养胃,养血补血;适合脾胃虚弱、气血亏虚的人群食用。
禁忌人群:糖尿病患者适量食用,以免造成血糖升高。

4

猪肝炒韭菜

材料:猪肝、韭菜、葱姜。
做法:洗净后的猪肝切片、焯水;然后起锅烧油爆香葱姜,再下猪肝翻炒;根据自己的口味调味即可。
功效:益血补肝、明目;适合血虚萎黄、贫血的人群。
禁忌人群:阴虚火旺、胃肠功能虚弱的人群不宜食用。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