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这并非孩子行为习惯不好,多半是腺样体肥大在作怪。
1.睡觉张口呼吸、打鼾、嘴唇上翻;
2.鼻塞,呼吸不畅,流脓涕,说话带有鼻音;
3.白天注意力不集中,比如上课开小差,看电视调得很大、轻声叫他不理;
4.长期口呼吸,会让上颌往前突,久而久之,还会致使面部和牙齿的生长发育异常,出现特征性的“腺样体面容”。
中医认为,腺样体肥大主要和小儿脾虚痰湿、积食积热有关。
脾虚是产生痰湿、积食的重要原因。
小儿先天脾常不足,脾主运化,脾虚则生痰湿。加上现在的孩子后天饮食过于营养,脾胃负担重,更加重了脾虚,同时产生过多的积食。
“积食化热”,热性就会顺着食管往上走,不停地刺激腺样体扁桃体,产生炎症,进而出现腺样体肥大。
而且,积食化热时最易外感,反复积食就会导致孩子反复感冒,反复感染,继而诱发和加重腺样体肥大的症状。
所以,对于口呼吸、打呼噜的小朋友,或者已经确诊有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平时要注意健脾化痰,同事消积食、清积热,来好好调理。
俗话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充满了育儿智慧。
孩子脾胃相对较弱,应避免过度喂养,营养过剩。清淡、健康的食物,脾胃能吸收利用,自然不会轻易淤堵、积食积热。
“春捂秋冻”,现在天气转暖,但料峭春寒可能随时杀个回马枪,外出可以随身带件厚外套,以防受冻感冒,诱发炎症。
顺时养生,结合孩子身体的真实需要,进行调理,身体自会逐渐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