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祛湿黄金期”,强健脾胃,排光整个夏天湿气,瘦腰腹、去湿疹,一步到位!

马瑞荣医生 发布于2023-08-24 09:04 阅读量1186

本文由马瑞荣原创


今年的夏天太难熬了,虽然三伏已过,但湿热依旧难耐。


高温与多雨交替,夏天蓄积的湿热还未散去,凶猛的秋老虎无缝衔接。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像小固一样:身体困重、乏力,极易疲劳,食欲减退,头昏昏沉沉的,大便也十分黏腻……

当你出现这些症状时,中医提醒:你可能是脾胃虚弱、湿热缠身了!




不是“秋燥”吗
为什么还要祛湿?


秋季是以燥为当令节气,但有些人不管怎么“润”,都无法缓解秋燥症状,那么很有可能就是暑天遗留的“湿”在捣乱!


因为体内的湿气,不仅不能滋养身体,还会妨碍脾胃吸收食物中的津液,津液不能濡养体表;而天气之燥,又增加了体表或者气道津液受损,内外受攻。这时就不能一味地“润”了,反而要注重祛湿。


《黄帝内经》说:“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如果入秋后不注意祛湿,致使脾伤于湿,就可能出现饮食不化、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体弱倦怠等症还可能为咳喘等病症种下病根。



健旺脾胃之气以加强身体营养既是对夏季损耗的弥补,也是满足冬季贮存体能、积蓄能量的需要。 


需要强调的是,湿热并不是小事,尤其脾胃湿热。


一分钟脾胃湿热自测  



  • 头晕没精神,特别容易疲劳;睡觉容易打呼;

  • 皮肤油腻,长斑起痘,或湿疹反复;

  • 大便不成型,溏稀或者便秘;

  • 口干口苦口臭,舌苔厚腻,舌苔边缘成锯齿状;

  • 痰多咳嗽,总觉得嗓子不清爽;

  • 阴部(囊)潮湿、瘙痒,白带有异味……


如果有以上任意2种情况,说明你已经顽固性湿气缠身了~


祛湿,刻不容缓!!



做好这几件事
外湿、内湿逐一击破!



湿气的来源主要有两部分,可以分为“外湿”和“内湿”。环境气候导致的“外湿”,很多人饮食、起居、运动等不注意,导致脾虚,水湿淤积在体内形成“内湿”。


1
环境湿气


外部环境的潮湿如高温多雨的气候、住所环境、经常涉水接触潮气等等,容易形成外湿。


外湿无处不在,想要避免外湿伤人,生活中需要格外注意。


【建议】

①改善住所环境,尤其“返潮”季节,注意关紧门窗,利用空调等加强除湿;

②避免冒雨涉水,如果不慎淋雨,及时更换衣物,适量喝姜糖水;

③护好肚脐,神阙穴内通五脏,为人身气机之枢纽,必须重视。夜间最好用薄被盖好肚脐,空调、风扇不要对着腹部直吹。


2
吃出来的湿气


现代饮食通常高油、高糖、重辣、重盐,这些重口味的饮食习惯都是助湿热的。



长期重口味,还容易让味觉变得更加迟钝,接着痰湿越来越重、内火也越来越旺,整个人都会陷入疲倦、肥胖、衰老、慢性病的恶性循环中……


【建议】

①喜欢吃甜的:可以用麦芽糖、冰糖、蜂蜜等来代替甜品满足需求,但要控制摄入量。

②爱吃冷饮的:可以加入温性的调料(如肉桂、生姜)来中和。

③口味重的:从少放调料开始,一步步来。通常坚持1个月,口味就会慢慢变淡,坚持3个月到半年,就能达到持久性的改变。


3
喝出来的湿气


喝酒,是“湿热”的主要元凶之一。


很多人喝酒之后会口干口渴、小便黄、长痘,长期喝酒的人头面部,尤其是鼻尖总是红红的,就是湿热导致的。


【建议】

①湿热体质的人要尽量戒酒,男性1天饮酒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喝酒前后多喝一些温水,可以泡一些葛根茶、蜂蜜水等,最大程度减轻酒毒的伤害;

③日常饮食多吃清热利湿、解酒毒的食物:绿豆芽、茭白、冬瓜等。


4
坐出来的湿气


久坐伤脾伤肌肉,会使人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甚至导致失眠。而长期不运动,会影响湿气的排出。


【建议】
①平时每坐1小时,就起身动一动,拉伸筋骨;
②对于健康人群来说,日常坚持运动,是安全祛湿极好的方法。


5
熬出来的湿气


经常熬夜,肝得不到休息,导致肝胆湿热。《脾胃论》也指出:劳倦则脾先病。脾受伤,体内水谷运化受影响,自然会加重体内湿邪。


【建议】

①注意劳逸结合,最好每天23点前入睡;

②睡眠不好的人,晚餐一定要少油盐、少肉食。



脾胃好舒服
来碗祛湿“四神汤”



此时正是祛湿的黄金期,四神汤就是中医著名的健脾祛湿食方


如果你也有胃寒、胃胀、胃酸、消化不良、大便稀溏、疲倦乏力等表现,这碗四神汤一定要收藏好!

 四神煲猪肚汤
【食材】茯苓、山药、芡实、莲子各15g;猪肚1个;红枣3个;生姜6片;食盐、黄酒、生粉适量。
【做法】将茯苓、山药、芡实、莲子浸泡1小时,备用;猪肚用生粉、食盐、黄酒揉1分钟左右,洗净,焯水后,切条备用;把所有材料放入汤盅内,加适量清水,煲1.5小时后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安神,健脾养胃。
如果觉得猪肚处理起来比较麻烦,可以用瘦肉或猪骨代替,只是补养效果会稍差一些。


 四神粥
【材料】白茯苓10克,山药10克,莲子10克,芡实10克,粳米适量(也可加两颗去核红枣)。
【做法】莲子、芡实、山药、茯苓提前浸泡一小时,粳米淘洗干净;所有食材全部放入锅中,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焖煮1小时左右。
【功效】健脾祛湿,养心安神,兼有美白的功效。

四神直接煮水喝,也可以清热健脾、燥湿、安神、补虚、养颜,可以说是“全能”的汤水,但是阴虚内热、大便干结的人不建议食用。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