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物中毒
听起来很可怕
其实非常常见
而且最常发生食物中毒的
不是餐厅,而是家里
食物中毒是中了什么毒?
食物中毒后要怎么办?
如何避免发生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简单说,就是我们吃了“有毒”食物后引起的一类疾病。
所谓“有毒”食物,可以是被致病菌及其毒素、化学毒物污染的食物,也可以是本身含有毒素的食物。
食物中毒的类型
常见的食物中毒类型
主要有以下5种
↓
进食了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
发生这类食物中毒往往需要满足3个条件:
① 直接入口的食物被致病菌污染;
② 被致病菌污染的食物在较高的温度下存放,食物中充足的水分、适宜的营养条件使致病菌大量生长繁殖或产生毒素;
③ 食用前未被彻底加热,或未被彻底清洗、消毒。
化学性毒物混入食物中,比如喷洒农药的蔬菜、水果,掺了甲醇的“假酒”,含瘦肉精的猪肝、猪肉,辣椒酱中的苏丹红等,都可以引起食物中毒。
食品加工过程中受到化学性物质污染,如滥用或误用食品添加剂等。
某些动物性食物本身含有有毒成分,或者动物组织分解产生有毒成分。我们熟知的河豚、鱼胆、有毒贝类中毒等,都属于此类。
某些植物性食物本身含有有毒成分,如苦杏仁、发芽马铃薯、毒蘑菇、四季豆、白果等,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某些霉菌在食物中繁殖,引起食物中毒,比如霉变的谷物、甘蔗等。用一般的烹调加热方法,不能破坏食物中的真菌毒素。
食物中毒的表现
导致食物中毒的原因不同
因此症状各异
一般来说
以急性肠胃炎症状表现最为常见
吃了东西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
就出现
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
胃肠道症状
都可能是食物中毒的表现
严重者可因脱水、休克、循环衰竭
而危及生命
当出现下列情况
就需要去看医生了
↓
频繁呕吐,以至于不能进食流质食物;
呕血或便血;
腹泻超过3天;
剧痛或腹绞痛;
体温超过38.6℃;
有脱水的征兆:比如严重口渴、口唇干燥、少尿或无尿、乏力及头晕;
神经系统征兆:视力模糊、肌无力、肩膀刺痛。
食物中毒后怎么处理?
不要再继续进食,吐出嘴里的食物,避免再继续食用这些食物造成中毒。
如果进食食物时间在1~2小时内,可使用催吐的方法。
方法1:立即取食盐20g加开水200ml溶化,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可多喝几次。
方法2:用100g鲜生姜捣碎取汁用200ml温水冲服。
方法3:用筷子、手指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
需要注意的是,中毒者若昏迷,则不能催吐,以免呕吐物堵塞气道。
这些方法无效时,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药物催吐。
进食2个小时后,食物已经到了小肠、大肠里,此时催吐效果不明显,应考虑导泻。
可以将中药大黄用开水泡服,也可服用元明粉,即无水硫酸钠。
但需要注意的是,导泻一般用于体质较好的年轻人,小孩、老人孕妇或月经期妇女要慎用。
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ml加水200ml,稀释后一次服下。
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的饮料灌服。
洗胃可以彻底将身体含有毒素的食物排出体外,减少毒物被吸收所产生的副作用。
到医院进行及时的补液、输液,食物中毒时有可能会出现水、盐、电解质紊乱,要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液治疗,促进身体早日恢复。
如何避免食物中毒?
① 按照食品的保存特点及要求进行储存,冷藏食品应保质、保鲜,动物食品食用前应彻底加热煮透,隔餐剩菜食用前也应充分加热。
② 生、熟食品应分开放置。
③ 烹调时要生熟分开,切过生食的菜刀、菜板不能用来切熟食,避免交叉污染。
④ 腌制品及罐头食品,食用前应煮沸6~10分钟,充分杀菌。
⑤ 不吃变质、腐烂的食品。
⑥ 不吃被有害化学物质或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品。
⑦ 不生吃海鲜、河鲜、肉类等。
⑧ 不食用病死的禽畜肉。
⑨ 不吃毒蘑菇、河豚、生的四季豆、发芽土豆、霉变甘蔗等。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