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孩子吃饭的事
很多家长都有说不完的话
别人家的孩子
吃嘛嘛香
自家的孩子
一到饭点就上演一场对抗赛
这也不吃,那也不吃
家长使出浑身解数,软硬兼施
也没法让孩子多吃几口
孩子厌食
成了家长们最头疼的事情之一
孩子厌食是什么原因引起?
家长们又该如何处理呢?
小儿厌食症指长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以食量减少为主要症状,一般持续2个月以上。是一种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1~6岁小儿多见,且有逐年上升趋势。
其最主要、最明显的症状为食欲减退,严重时还会抗拒进食,还容易出现出汗、舌苔漂白、口干、呕吐、便秘、腹胀、腹泻、便血等症状。大部分厌食症孩子都形体偏瘦、精神较差、面色发黄,大便中会有不消化的残渣,大便不成形。
01. 小儿肠胃疾病
孩子长期营养不良、食物摄入不足,导致肠胃功能下降,消化和吸收能力降低之后,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02. 发育障碍
孩子正处于身体发育高峰期,如果长期摄入营养不足、供不应求,容易影响其正常发育,导致营养不良、生长迟缓、内部器官萎缩、体重下降、贫血等,甚至出现发育障碍。
03. 免疫系统疾病
正常的免疫系统因为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会导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和血清抗体减少,从而使各种细菌病毒乘虚而入。患者容易反复感冒,或者食欲下降,影响胃口。
家庭经济改善、市场儿童食品供应增多,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家长缺乏科学喂养知识,过食肥甘厚腻,片面追求高营养、高蛋白饮食,过食零食,过食生冷。
孩子的脾胃功能弱,吃得太多、太杂易加重脾胃负担,久而久之形成厌食。
饮食无规律,无固定进食时间。进食时间延长或缩短,正常的胃肠消化规律被打乱,孩子就不会乖乖吃饭了。
进食环境差,边吃边玩,或进食时爸妈逗弄、训斥,使其不能安静地进食或者拒食。
缺乏微量元素锌、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激素不足均可出现厌食。儿童定期体检,尽早发现病因进行补充治疗非常重要。
许多急、慢性感染性疾病都有厌食的表现,其中消化道疾病尤为明显,如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肠炎、长期便秘等都可引起厌食。
许多药物尤其是抗生素容易引起恶心、呕吐,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肠道菌群紊乱,从而导致厌食。
运动不足时,机体消耗减少,代谢减弱,胃肠消化功能得不到强化,从而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
中医儿科常用中医特色疗法主要有中药汤剂、推拿、穴位贴敷、刮痧、针刺、药枕等。
无论运用什么治疗方法,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尽早发现病因,对症治疗。尤其是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三因制宜(因人、因时、因地)”,同样是厌食,不同的孩子隶属不同体质、证型,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
【正确喂养】
◇ 饮食按时、有度,少吃零食,少饮高热量饮料,夏季勿贪凉饮冷。
◇ 平衡膳食,食物多样化,合理选择食谱,做到粗细调剂,荤、素菜搭配,让孩子吃杂、吃全,纠正孩子偏食的习惯。
◇ 多进食含微量元素(锌、铁、铜、碘等)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蛋黄、鱼类、豆类及豆制品、花生、油菜等食物。
◇ 根据不同年龄给予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食品。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出现食欲不振症状时,要及时查明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去除病因。对病后胃气刚刚恢复者,要逐渐增加饮食,切勿暴饮暴食而致脾胃复伤。
【注意精神调护】
培养良好的性格,教育孩子要循循善诱,切勿训斥打骂,变换生活环境要逐步适应,防止惊恐恼怒损伤。
【保证睡眠,多做运动】
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适当增加孩子的运动量,可使胃肠蠕动加快,消化液分泌旺盛,食欲增加,增强胃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