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肛门附近长小疙瘩
可能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
痔疮
但还有一种疾病
发病率仅次于痔疮
它也会让你的屁股长小疙瘩
还时常流出脓水+屁股痛
那就是肛瘘
很多人不是很了解肛瘘
常常患上肛瘘后也不自知
肛瘘是什么?
是肛门漏了吗,是大便不能控制吗?
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患有肛瘘呢?
得了这种病要怎么办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肛瘘,是肛门直肠瘘的简称,俗称“老鼠偷粪”,是排名第2的肛肠类疾病,发病率仅次于痔疮。
肛瘘指肛管、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一种病理性管道,是发生在肛门直肠周围的脓肿溃破或切口引流的后遗病变。
典型的肛瘘就是一根通畅的、完整的管道,一般由内口、瘘管、外口三个部分组成,内口位于肛门内,外口位于肛门外。
非典型的肛瘘一般只有内口而没有外口,或虽有内口又有外口,但中间瘘管闭塞,或只有外口,内口找不到,或干脆就只有一硬结。
通俗地说,肛瘘的状态就像直肠内壁与肛周皮肤之间开了一条“隧道”,这条隧道可不是什么好事,因为时不时地有分泌物、脓液,甚至是粪水从患者皮肤上的开口上渗出,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肛瘘任何年龄都可发病
20岁~40岁青壮年
是肛瘘的高发人群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男女比例为5~6:1
● 久坐、久站人群,如司机、办公室职员、厨师等;
● 既往免疫力低下或存在某些基础病的人群,如糖尿病、艾滋病、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的人群、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克罗恩病等等。
01
流脓
流脓是肛瘘的主要症状,脓液的多少会根据瘘管的长短、大小而有所不同。
如果肛瘘是新生成的,则脓液比较多,而且脓液粘稠,味道很臭,颜色发黄。但是往后会逐渐变少,时有时无,颜色会呈现白色,质地比较稀疏寡淡。
02
疼痛
静止期肛瘘一般不疼。急性期,当脓液积聚引流不畅时,出现局部胀痛,脓液流出后疼痛马上减轻。
03
肿块
大部分患者可在肛缘触及索条状硬块或者硬结,按压轻度疼痛,多数会误以为痔疮。
04
瘙痒
脓液不断刺激肛周皮肤,常感觉瘙痒,肛周潮湿不适,皮肤变色、表皮脱落,纤维组织增生和增厚,有时形成湿疹。
05
全身症状
一般无全身症状;
复杂或迁延日久可能出现: 常有排便困难、狭窄、贫血、身体消瘦、精神萎靡、神经衰弱等症状;
继发感染时有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
如果发现自己肛门附近有个口经常流脓,偶尔还伴有瘙痒,肛门里面还有点疼,或者摸摸肛周还有肿块,就要上医院查查,是不是患上肛瘘了。
除了最常见的
肛周脓肿自行溃破或切开引流后
慢慢形成了肛瘘外
这3个发病原因也要小心
↓↓
当一些硬物(如果核、骨头等)卡在肛门口时,容易对肛门黏膜和直肠黏膜造成损伤,在排便时,粪便中的细菌入侵伤口,就会出现炎症和肛周感染,从而引起肛瘘。
所以吃东西时,要将核或骨头吐出来。
肛裂患者后期引发肛瘘的几率也比较大。
肛裂是肛管皮肤粘膜的裂口,局部抵抗力变差,很容易被粪便中的细菌感染发炎,进而延伸到肛管组织,出现反复发炎化脓,导致肛门外口出现流脓情况。肛裂引起的肛瘘一般比较浅表,是一种单纯性肛瘘。
因此,出现肛裂时,一定要及时治疗。
部分产妇在生产时采用的会阴部手术,可能也会出现肛门周围组织的损伤,从而容易引发细菌感染,造成继发性肛瘘的出现。
对直肠进行有创操作或者手术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也会对直肠粘膜造成损伤,从而慢慢引发肛瘘疾病。
肛瘘一般不能自愈
手术是治疗肛瘘最彻底、最可靠的疗法
而且越早手术治疗效果越好
如果肛瘘不治疗,反复发作,可能会出现多个内口、外口或窦道,变成复杂性肛瘘,治疗起来非常困难。肛瘘长期不愈合,反复刺激肛门,还有可能癌变。
肛瘘的手术方法有很多,应根据内口位置的高低、瘘管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来选择术式,手术的关键是要尽量减少肛门括约肌的损伤,防止肛门失禁。
肛瘘分很多种证型,是否难治疗要看肛瘘的复杂程度:
75%肛瘘比较好进行手术治疗;
15~20%复杂性肛瘘可能需要有丰富经验的医生多次手术;
5%超级复杂性肛瘘,无论医生多么努力,可能也无法治愈,只能“带瘘生存”。
① 防治便秘和腹泻,长期的不良排便情况,会导致肛隐窝损伤、感染,进一步发展易导致发病。
② 及时治疗肛隐窝炎和肛乳头炎,以避免发展成肛周脓肿和肛瘘。
③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排便,排便后坐浴,保持肛门清洁,多喝水,多运动,不久坐。
④ 清淡饮食,少食油腻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多食果蔬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⑤ 日常进行简单的肛门自查:肛门不适时是否有摸到硬结?有没有条形硬结?挤压包块是否有脓血、疼痛等。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