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我们迎来“小雪”,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寒冷遇初雪,养生防病气。注意保护关节,拥抱健康。小雪之后,养生应以“养藏”为原则,普通人如此,痛风患者更应该注意养生,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01、养
肾被称为先天之本。顺应四季养生的原则,冬季应当以保养肾脏为主。痛风是一种代谢类疾病,肝肾代谢问题也是患病原因之一,痛风患者更应该注重对肾的养护。
①冬季不要熬夜
熬夜会损伤肾精,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肾精养护和气血生化。日落而息,日出而作,是最好的起居方式,晚上睡眠最迟别晚于11点。
②揉按“涌泉穴”“翳风穴”
用手按压涌泉穴,使脚心发热,建议早晚搓脚心1次,左右脚各按100次。长期坚持可达到养护肾脏的目的。
耳垂的后边有一个凹陷处,在中医里面称翳风穴,是三焦经的常用风穴,它可以利窍通关,疏风清热。大家可以用手指上下按压,按压五秒后松开再按,配合深呼吸,每天午饭晚饭后按摩半小时,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激发三焦之气,预防尿酸升高。
注意:痛风补肾是能帮助病情恢复,但不能私自乱补,要根据具体的身体情况,找专业的医生进行系统的调理肾脏代谢功能。调理一段时间后,还需要定期复查及时调整药方,这样效果才理想。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吃一些补气补血补肾的食物,如黑米、黑木耳、黑芝麻、大枣、山药、海参等。同时也需要注意饮食,不要吃太过油腻、重口味、麻辣的食物。
02、藏
天气寒冷,血管容易收缩,尿酸盐更容易从血液中析出,沉积在关节周围,引起关节发炎并产生剧烈疼痛,引起痛风发作。
如果平时不注意保暖,人的体表温度就会降低,特别在四肢末端,离心脏最远、皮肤最薄,温度就更低,尿酸盐的溶解度也随之下降,此时最容易析出结晶,形成痛风石。
在温暖的室内不要捂得太严,以温暖不出汗为好;到温度较低的地方要及时添加衣服,避免一冷一热促生感冒;开窗通风时,不要站在风口迎风而吹,以免被寒邪伤到痛风发作。
“动则生阳”,建议痛风患者多做一些锻炼。合理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增强机体防御能力,而且对减缓关节疼痛、防止关节挛缩及肌肉废用性萎缩大有益处。
注意:锻炼应先从轻活动量开始,随着体力增强,逐渐增加活动量,如散步、匀速步行、打太极拳、练气功、骑车及游泳等,其中以打太极拳、步行、骑车及游泳最为适宜。
温馨提示
走过四季又逢岁晚,小雪时节天气寒,注意防寒和保暖。想要避免痛风反复发作,避免关节和关节外的脏器组织受到痛风的侵害,患者还是要及时接受痛风专科治疗,规范全面融晶、保肾、调代谢、抗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