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明明都好了,为什么又复发了

吴爱勤医生 发布于2025-03-13 14:55 阅读量259

本文由吴爱勤原创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在工作与生活中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抑郁症这一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尽管抑郁症经过治疗往往能取得显著改善,但许多患者发现,即便症状一度缓解,抑郁症仍有可能卷土重来,这背后的原因复杂而多样。

如何界定抑郁症的复发?

患者常常将抑郁症的复发与症状复燃混淆,实际上两者有所区别。抑郁症的康复分为两个层次:

临床治愈:抑郁症状完全消失并持续至少两周,但未达到六个月,同时社会功能恢复良好。

痊愈: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或稳定缓解至少六个月,且社会功能全面恢复。

复燃指的是在未达到痊愈标准时,抑郁症状再次出现或加重。而复发则是指在达到痊愈标准六个月后,抑郁症状重新出现。

抑郁症的复发性特征

抑郁症以其复发性著称,患者可能经历多次发作,每次发作在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及触发因素上均可能有所不同。复发性抑郁症的特点包括:

多次发作:患者至少经历两次间隔至少两个月的抑郁症发作。

程度与持续时间各异:每次发作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不尽相同。

触发因素多样:有时有明显的诱因,有时则无明显原因。

导致抑郁症复发的主要因素

抑郁症的复发往往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以下是三大常见原因:

擅自调整药物剂量:部分患者因感觉症状好转而自行减药或停药,未达到临床治愈标准即停止治疗,导致复发。

负性认知模式:抑郁症的根源之一在于负性认知模式,如内归因、选择性注意和读心术等思维方式。即便症状缓解,这些不合理的思维模式若未得到纠正,也易导致复发。

生活应激事件:持续处于应激环境或遭遇负性生活事件(如人际冲突、家庭矛盾、工作不顺等)的患者,更易受到情感波动的影响,从而引发抑郁症的复发。

复发预防策略

虽然抑郁症的复发难以完全避免,但采取以下策略可有效降低复发风险:

遵医嘱服药:定期复诊,按医生建议服药,不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

心理治疗: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学会识别和纠正负性认知模式。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运动、健康饮食、充足睡眠及良好的压力管理策略。

应对生活压力:学习有效应对生活压力和挑战的技巧,增强心理韧性。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