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病?胆结石?
“腹部胀痛就是胃病”——这是许多人常有的健康误区。
近日,70岁的袁阿婆(化名)就因这个认知偏差,险些错失保胆良机。幸运的是,她在深圳华侨医院普外科团队的精准治疗下,通过新式微创保胆取石术,成功解除病痛并保住胆囊,重拾健康晚年。
误把胆结石当胃病,七旬阿婆险失胆囊
几周前,袁阿婆突然感到右上腹持续胀痛,像有块石头硌着五脏六腑。想着是年轻时落下的胃病,就自行服用了胃药。可令她没想到的是,这次的“老胃病”格外顽固,直到一天凌晨,腹部一阵刀绞般的剧痛让她只能蜷缩在床上,连止疼药都失去了作用,家人急忙将其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当时彩超诊断是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考虑到我母亲年纪大了,不想她再失去胆囊,医生特别给我们推荐了深圳华侨医院的微创保胆取石技术。”袁阿婆的儿子回忆道。
抱着最后一线希望,他们来到了深圳华侨医院。知名肝胆外科专家、深圳华侨医院院长胡明彦仔细查看影像资料后,发现袁阿婆胆囊功能尚存。得知这个消息,袁阿婆和家人都松了一口气,当即要求住院进行保胆治疗。
第二天,胡院长便带领普外科团队为袁阿婆实施了新式微创保胆取石术+胰胆镜经胆囊管取石术,在高清胰胆镜的精准定位下,顺利取出了卡在胆囊颈部的两枚“罪魁祸首”,并保留了完整胆囊。这些黄豆大小的结石,正是导致袁阿婆反复腹痛的元凶。
术后,袁阿婆的疼痛症状便完全消失,整个人都开朗了许多。“就像得了一场小感冒,睡醒病就好了!”袁阿婆眉眼间满是欣慰。
谈及就医体验,她更是感慨万千:“胡院长不仅医术精湛,对病人还十分和蔼可亲;护士们的服务更是周到细致,从术前的贴心准备,再到术后的精心护理,都让我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如何区分胃病和胆结石?
胡明彦院长称,胃病和胆结石在症状上容易混淆,但通过一些细节可以初步区分:
胃病的疼痛通常位于中腹部,按压时可能有所缓解(喜按),并且常在饥饿或进食后缓解;而胆结石的疼痛多位于右上腹部,有时会放射到右肩胛骨,按压时疼痛加剧(拒按),常在进食油腻食物或夜间发作。
此外,胆结石发作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而胃病则通常不会发热。
如果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腹部B超等检查明确诊断,以免延误病情。
胡明彦
深圳华侨医院院长
硕士 主任医师
深圳华侨医院院长、党总支书记
深圳医师协会保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深圳市非公行业协会胆石病专委会主委
深圳市医学会第七届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非公协会胆石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深圳市医院管理者协会政策研究与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深圳市医师协会肝胆胰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医养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
健康160第七届最具影响力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