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胆结石的奇妙之旅

胡明彦医生 发布于2024-12-17 08:09 阅读量167

本文由胡明彦原创


我是一颗胆结石

在人体这个神秘而复杂的世界里

开启了一场奇妙的旅程



胆囊结石





旅程的起点是人体内的胆囊。这里阴暗潮湿、空间狭小,胆汁如同一潭浑浊的湖水,在胆囊的收缩与舒张间,不断地涌动、翻腾。我就在这样的环境里逐渐成形,从最初微小的结晶,慢慢聚积、融合,变成了一颗坚硬的结石。我在胆囊里时沉时浮,随着胆汁的流动而轻轻晃动,有时会卡在胆囊颈部,引起胆囊的阵阵痉挛,让我的宿主感到右上腹一阵剧痛。



有一次,胆囊剧烈收缩,我被挤入了胆囊管。胆囊管又细又长,管壁紧紧地裹挟着我,我只能艰难地在这狭窄的通道里缓缓前行,每移动一点都像是在跨越一道巨大的鸿沟。胆汁在身后不断地推动着我,那股力量让我身不由己地向前挤去,尖锐的棱角刮擦着管壁,给宿主带来钻心的疼痛,我听到了外面痛苦的呻吟声。


好不容易通过胆囊管,我进入了胆总管。胆总管相对宽敞一些,但也并非一帆风顺。这里胆汁的流速很快,我像一颗在湍急河流中漂泊的石子,被汹涌的胆汁裹挟着,快速向下游冲去。沿途,我看到了肝脏分泌的胆汁不断地汇入,让这条“河流”更加汹涌澎湃。我和胆汁在这里堆积、聚集,压力越来越大,宿主的疼痛也愈发强烈,腹痛、呕吐、皮肤变黄、寒颤高热,让他痛不欲生。



终于,宿主奋起反抗。他来到深圳华侨医院,向医生倾诉我带给他的痛苦,希望把我取出来的同时,也能保住胆囊。这是一位老练睿智的医生,很清楚我在人体内经历了怎样的历程。他用一种叫做“微创保胆取石”的技术,将我从人体内取出来,保留了宿主的胆囊。而我,反正已在黑暗的空间里呆闷了,正想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



结束了这场奇妙而又刺激的旅程,我终于见到了这个明媚的世界。此时正是冬季,阳光倾洒在胆结石标本区的柜子里,我静静地呆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瓶中,看着医院里被病痛折磨的那些脸庞,突然好想给宿主说声“抱歉”,其实我也想做一缕阳光,温暖每个人的心房。


    微创保胆取石术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深圳华侨医院微创保胆取石技术已成为胆结石患者的理想选择。许多患者慕名前来,普外科专家团队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高度认可。



胡明彦


深圳华侨医院院长

硕士 主任医师


深圳华侨医院院长、党总支书记

深圳医师协会保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深圳市非公行业协会胆石病专委会主委 

深圳市医学会第七届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非公协会胆石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深圳市医院管理者协会政策研究与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深圳市医师协会肝胆胰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医养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


一九八二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一九八三年在当地率先开展胆道镜的临床应用,一九九四年在当地首先开展腹腔镜手术。曾在中国内镜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数篇论文,编写专著四部,获得省市局科技成果奖三十余项。曾在某央企医院任院长、党委书记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