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
一个遥远而又神秘的地方
提到新疆
你总会想到
漫山遍野的葡萄架
又大又圆的哈密瓜
香醇丝滑的奶制品
鲜嫩多汁的羊肉串
......
如果用一个词语能概况新疆的优秀
那肯定是“地大物博”
可有时候
过度的高胆固醇饮食
也会伴随一些健康问题
近日
一位历经20年胆结石“滋养”的新疆患者
千里迢迢赶至深圳华侨医院
被普外科专家胡明彦院长成功“拆弹”
结石相伴二十年
终在沉默中“爆发”
陈老伯是新疆人,二十年前体检时发现自己患上了胆结石,期间一直没有明显症状,也就将这事抛之脑后了。
更何况胆结石这种疾病在当地已经见怪不怪
直到今年9月份,陈老伯晚上就餐后右上腹突发胀痛,连晚上吃的餐食都不受控制呕吐出来,这才引起重视。
当时家人赶紧将陈老伯送往当地卫生院,医生给他进行了消炎止痛等治疗,症状才有所缓解,医生建议他在炎症消退后,进行切胆手术,但陈老伯始终不接受,坚持要求保留胆囊。
要有“胆识”
不能有“胆石”
在新疆,当地胆结石患者较多,治疗的手段均是切除,已经成为大家心目中治疗的“标准”。可是大部分人饮食稍不注意,进食了油腻食物后,就会出现腹泻、呕吐等并发症。
这对陈老伯来说有很大影响
切除胆囊也是对新疆美食的一种“亵渎”
是对自己老年生活质量的“不信任”
更何况每个器官都有自己的作用
不能说切就切
可在当地医院
均表示尚不具备保胆取石的技术和设备
八千里奔赴深圳
成功保住胆囊
陈老伯闲暇之余喜欢上网,无意中在网上发现深圳华侨医院在微创保胆取石领域独树一帜,马上让在深圳工作的儿子帮他联系这家医院。
后来,陈老伯的儿子在健康160平台挂了普外科胡明彦院长的专家号,陈老伯立即专程从新疆奔赴8000里外的深圳,只为一个保胆希望。
来到深圳华侨医院后,经过胡院长的详细检查,发现陈老伯的胆囊功能正常,且为单发胆囊结石,完全符合保胆取石的手术指征,马上为陈老伯安排了手术时间。
手术中,胡院长通过“腹腔镜+超高清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从陈老伯的胆囊中取出了一颗比鸽子蛋还略大的大结石,成功保留了胆囊。
当陈老伯看到这颗大结石时,吓了一大跳!他说实在是不敢想象这么大的结石会长在胆囊里,同时也很庆幸,自己症状发作后没有再拖延治疗,否则胆囊肯定保不住。
出院时,陈老伯由衷感谢胡院长圆了他的保胆梦,他说:“从新疆到深圳,这一趟我跑的值。感谢深圳华侨医院,感谢胡院长!”
胡明彦
深圳华侨医院院长
硕士 主任医师
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多年。1989年在当地率先开展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各种手术治疗,1994年开展腹腔镜手术,实施各种腹腔镜手术数千例,改进和创新多种手术方式,曾多次在国内大型学术会上做学术报告、手术演示,也曾在多省指导、演示和推广各种腹腔镜手术。在胰腺癌、胃癌、结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采用腹腔镜技术开展各种普外科手术,如微创保胆取石、胆囊切除、胆管切开取石、静脉曲张微波消融、腹股沟疝修补、小儿疝囊高位结扎、脾切除、结肠癌根治、胃间质瘤切除、阑尾切除、肝肿瘤的局部切除、肝囊肿去顶融合术、胃肠穿孔的修补术。
现任深圳华侨医院院长,深圳市医师协会副会长,深圳市非公立医疗机构行业协会胆石病专委会主委,深圳市医师协会保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第七届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院管理者协会政策研究与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非公协会胆石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深圳市医师协会肝胆胰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医养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在国家医学期刊发表科研论文四十多篇,出版专著四部,获得省市局科技成果奖三十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