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下降,不仅要注意保暖,还要“保胆”

胡明彦医生 发布于2022-11-08 16:59 阅读量778

本文转载自深圳华侨医院

近些日子

深圳冷空气已经打包

一到傍晚就发货

各位盆友们

是不是都已经暗搓搓计划好

周末聚餐贴“冬嘌”

吃火锅、大鱼大肉呢?

气温的下降

不仅昭示着季节的变化

也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提出了新的考验

小编提醒大家不仅要注意保暖

【胆囊疾病患者】在此时也需要格外提高警惕

因为稍不注意

剧烈的胆绞痛可能就会无情袭来~



NO.01秋冬季节为什么容易出现胆绞痛?



深圳华侨医院普外科专家胡明彦院长表示:秋冬季节随着气温不断降低,人们往往会摄入更多的油脂补充身体不断散失的热量,以此抵御寒冷带来的不适。而油脂摄入量增大,就会刺激胆囊收缩更为剧烈,以排出更多胆汁参加到消化过程当中。


但对胆结石病人来说,胆囊剧烈收缩的同时,就可能会造成胆囊内结石出现位移,在胆囊管或胆管内形成梗阻,从而引发胆绞痛。


在秋冬季节人们喜欢吃火锅来御寒,尤其是重口味的麻辣火锅,但大量辣椒素的摄入会引发胃酸分泌的增加,也可能引起胆囊收缩,导致胆道口括约肌痉挛,造成胆汁排出困难,从而诱发胆囊炎、胆绞痛及胰腺炎。


(有些患者常常误认为是“胃病”)


NO.02夜间为何易突发胆绞痛?



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除了我们现在往往将晚餐作为正餐,油脂摄入量较早餐、午餐更多之外,也与人体的生理构造与规律有重要关系。

胆囊的形状像一个鸭梨,底大颈小,人体呈站立或端坐姿势时,胆囊底在下,颈朝上,胆囊结石沉于胆囊底部或漂浮于胆汁中,不易嵌顿。

当患者仰卧睡下,尤其是左侧卧位时,胆囊底便朝上,胆囊里的结石由于重力关系,容易滚到胆囊颈部,并嵌顿于狭窄的胆囊颈部,影响胆囊排出胆汁。胆囊为了排空其胆汁,不得不加强收缩,这时,患者就会感到一阵一阵的胆绞痛。


“那我能怎么办?

“应该怎么办?


胡院长提醒: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千万不要一味以为没症状就可以平安过关,待病情严重到需切胆治疗的时候,之后生活现状就是消化不良、胆管损伤、胆总管易再发结石、免疫力下降等情况。


而对于有潜在隐患的胆石症我们建议防患于未然,目前我院开展的微创保胆取石术获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NO.03 如何科学防治胆囊结石?



一级预防 指患胆囊结石前的预防

  • 进食有规律,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重视早餐,因为空腹时胆汁分泌减少,而胆固醇含量不变,胆汁浓缩,加之不吃早餐和饮食不规律者,胆囊不能及时排空,易形成结石。


  • 饮食要有节制,不要偏食,避免暴饮暴食。


  • 平时以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为主,宜多食高纤维的清淡易消化食物,严格控制食用肥肉、辛辣食物、油炸食品,以及含油脂多的干果、及蛋黄、动物内脏、鱼子等,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 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经常做一些体力活动,维持理想体重,特别是脑力劳动者和上班老是坐着不动的中年人,更要有意识地多做运动,避免长时间坐着,防止过度肥胖。


二级预防 指胆囊结石并发症的预防

对已发现有胆结石但没有症状的人,预防胆结石症状的发生,对已有症状者应及时治疗,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采取个性化、人性化的处理,不搞“一刀切”


如果胆囊功能良好,就应尽量保留胆囊,祛除结石,对无功能的胆囊甚至胆囊癌和癌前病变,要毫不犹豫地切除,保胆与切胆辨证的统一。


三级预防 指已经保胆取石等治疗后结石已经消除的人,要积极预防胆结石复发和并发症的防治。



微创保胆取石术是现代高科技与传统外科技术结合的产物,它避免了因手术切口带来的种种损伤和不适,保留健康胆囊,取出结石,保护人体贮存胆汁场所,无须开刀手术,手术过程可视、安全、恢复快。



保留胆囊,去除结石

安全无痛,防止复发



胡明彦

深圳华侨医院院长

硕士  主任医师


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多年。1989年在当地率先开展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各种手术治疗,1994年开展腹腔镜手术,实施各种腹腔镜手术数千例,改进和创新多种手术方式,曾多次在国内大型学术会上做学术报告、手术演示,也曾在多省指导、演示和推广各种腹腔镜手术。在胰腺癌、胃癌、结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采用腹腔镜技术开展各种普外科手术,如胆囊切除、胆管切开取石、腹股沟疝修补、小儿疝囊高位结扎、脾切除、结肠癌根治、胃间质瘤切除、阑尾切除、肝肿瘤的局部切除、肝囊肿去顶融合术、胃肠穿孔的修补术。

现任深圳华侨医院院长,深圳市医师协会副会长,深圳市非公立医疗机构行业协会胆石病专委会主委,深圳市医师协会保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第七届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院管理者协会政策研究与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非公协会胆石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深圳市医师协会肝胆胰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医养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在国家医学期刊发表科研论文四十多篇,出版专著四部,获得省市局科技成果奖三十余项。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