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到体检报告后,
不少人发现写着颈部甲状腺结节!
殊不知,
可能这只“蝴蝶”已经
在身体内潜伏已久了,
不痛不痒,
却又伺机而动。
今年43岁的王女士就是如此。1年前,王女士因为察觉喉咙有异物感,去医院检查,当时就查出了甲状腺结节,但那时候结节只有“黄豆粒”大小,对身体和正常生活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医生建议保守治疗,就没有太在意。
近期,王女士到医院做全身体检,医生再次“提醒”——“双侧颈部肿物增大,建议进一步检查。”
这时候显示结节大小已经发展成约为17mmX4mm。“这段时间症状不明显,也根据医生的嘱咐保守治疗了,怎么越长越大呢?需要切除吗”
带着这些疑问,王女士找到深圳华侨医院普外科专家胡明彦院长咨询。
“甲状腺结节一直以来都是默默无闻的疾病,近些年成了高发病和常见病。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大家健康意识提高了,体检查出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就更多了。甲状腺结节多见于中青年人群,高发于30至50岁的女性,年龄越大,患病概率越高。像王女士的结节在短期内异常增大,最好进行手术干预治疗。”胡院长说。
王女士了解后,表示自己在网上也了解过相关治疗方法,但看到传统手术的种种不良后果让她十分担忧,原因主要有四个:
①手术风险很大,还可能有后遗症;
②全身麻醉、创伤大、住院时间长;
③脖子上多出一道“自杀式疤痕”,太影响颜值;
④甲状腺被切掉,终生或一段时间内需吃药补充甲状腺素。
胡院长和王女士做了详细的沟通:“过去,遇到甲状腺结节,医生采取的对策通常是两种:良性小结节定期复查即可;良性大结节‘格杀勿论’,把结节连带甲状腺都一刀割掉。”
而现在我院已经引进了新式武器对付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手术”
在超声引导下将微波消融针经皮置入病灶内,通过加热引起病灶组织发生凝固、变性、坏死,最后坏死组织被机体吸收,从而达到微创局部灭活病灶的目的。此方法微创、不用开刀、皮肤表面不留疤痕、对新发或复发病灶的治疗重复性好。
(术后创口仅用创可贴即可)
王女士欣然接受了微创治疗的建议,当时因临近中秋佳节,当天上午她便办理了住院手术,完善了相关术前检查,下午胡院长仅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就为王女士成功完成了手术,解除了其一年的隐忧,王女士为此欣喜不已。
胡明彦
深圳华侨医院院长
硕士 主任医师
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多年。1989年在当地率先开展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各种手术治疗,1994年开展腹腔镜手术,实施各种腹腔镜手术数千例,改进和创新多种手术方式,曾多次在国内大型学术会上做学术报告、手术演示,也曾在多省指导、演示和推广各种腹腔镜手术。在胰腺癌、胃癌、结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采用腹腔镜技术开展各种普外科手术,如胆囊切除、胆管切开取石、腹股沟疝修补、小儿疝囊高位结扎、脾切除、结肠癌根治、胃间质瘤切除、阑尾切除、肝肿瘤的局部切除、肝囊肿去顶融合术、胃肠穿孔的修补术。
现任深圳华侨医院院长,深圳市医师协会副会长,深圳市非公立医疗机构行业协会胆石病专委会主委,深圳市医师协会保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第七届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院管理者协会政策研究与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非公协会胆石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深圳市医师协会肝胆胰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医养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在国家医学期刊发表科研论文四十多篇,出版专著四部,获得省市局科技成果奖三十余项。
健康科普
甲状腺在脖子中间
平时摸不到,也不起眼
却是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
维持体温、蛋白质合成、脂肪分解
这些保证生命的基础过程
都需要它参与
甲状腺结节
是一种最常见的甲状腺异常
我国成人甲状腺结节发生率约为 20.43%
差不多每 5 个人里就有 1 个
不过先别慌
95% 的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
只需要定期复诊检查
但还有 5% 的结节是恶性的
因此早发现、早诊断非常重要
答案是,看情况
1. 如果甲状腺结节合并甲亢
饮食要严格「忌碘」
2. 如果甲状腺结节合并甲减
饮食只需「适量碘」
3. 只是结节,没有其他异常
饮食无需调整
吸烟
与甲状腺肿等问题密切相关
尤其是轻度缺碘地区
肥胖和三高
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肿的明确风险因素
饮酒
与甲状腺肿大有关
尤其是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