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的中药:韭菜

李伟医生 发布于2022-09-07 17:10 阅读量1031

本文由李伟原创

韭菜,不仅是春季适宜食用的应时蔬菜,也是趋利避害的应季良药。



韭菜性温、味辛,入肝胃肾肺脾经,具有养肝健胃、温肾益阳、行气理血、润肠通便、散瘀解毒的作用。



韭菜的8个功效与作用




温肾益阳


春夏之时,自然界阳气升发,养生者宜顺时而养,须护养体内阳气,使之保持充沛。


韭菜又称“起阳草”,性温,入肾而助阳,具有温肾益阳的功效,适当食用可促进阳气生发,尤其适合平日手脚冰凉的人。


疏调肝气


春天人体肝气偏盛,木克脾土,因此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



中医上有“青色入肝经”的说法,韭菜含有挥发性精油及硫化物等特殊成分,散发出一种独特的辛香气味,适当吃些韭菜有助于疏调肝气,增进食欲,增强消化功能。


行气理血


韭菜的辛辣气味有散瘀活血、行气导滞作用,适用于跌打损伤、反胃、肠炎、吐血、胸痛等症。


健胃通便


韭菜又被称为“洗肠草”,顾名思义,即对肠道有清洗作用。


从中医角度来说,韭菜温中行气、散血解毒,有助健胃。



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说,韭菜富含膳食纤维(含量2%),能促进肠胃蠕动,缩短肠道中食物残渣的排出时间,避免便秘,降低肠癌的发生几率。


保护心血管


韭菜含钾量为241毫克/100克,是一种典型的高钾低钠蔬菜,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能够抑制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保护心血管,改善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等。


提高免疫力


韭菜含有皂甙、类黄酮等物质,对于提高免疫力有好处。


韭菜所含的硫化合物还有一定的杀菌消炎作用,可抑制绿脓杆菌、痢疾、伤寒、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菌。


明目护眼


韭菜富含胡萝卜素,能达到1596微克/100克。



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成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视觉功能正常、改善和预防夜盲症、缓解眼疲劳、延缓眼部老化。


抗疲劳


韭菜中含有蒜氨酸,这种物质可以转变为大蒜素,又与维生素B1结合生成蒜硫胺素,而蒜硫胺素具有与维生素相同的生理活性,能够加速乳酸(疲劳物质)分解,因此它具有抗疲劳的作用。



3类人不宜多吃韭菜




1. 有胃肠道疾病或肠胃功能较弱的人


韭菜食用太多,会增加胃肠道负担,引起消化不良。


如果是有胃肠道疾病或肠胃功能较弱的人,吃韭菜容易产生泛酸、烧心等症状,不宜多吃。


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


韭菜性温,有温阳之功,对于一些阳盛体质或阳气盛的人群,特别是处在阳盛疾病发作期的患者不宜食用。



因此,有嗓子疼、上火、发烧、黄痰、咯血等症状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最好少吃韭菜。


3. 缺钙的老人、孩子及孕产妇等特殊人群


韭菜中含有草酸,容易和一些矿物质发生拮抗反应,影响这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吸收。


此外,有研究认为韭菜有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因此,缺钙的老人、孩子及孕产妇要少吃。



吃韭菜的5个禁忌




不宜生食



韭菜纤维素较多,难以消化,且食用部分离地面较近,常污染微生物、寄生虫卵。分株较多,也不容易淘洗干净,容易感染疾病,故不宜生食。



不可加热过久



韭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加热能使这些成分被破坏,加热时间越久,破坏越多。故食用时不应长时间加热。


不能隔夜吃



熟的韭菜不宜隔夜吃,因为韭菜中含有较多硝酸盐,如果存放过久,硝酸盐会转变成亚硝酸盐,从而引起毒性反应。


不可与菠菜、白酒、牛肉同食



韭菜不可与菠菜同食,二者同食有滑肠作用,易引起腹泻;与白酒同食易引起胃炎、溃疡病发作,易致肝病及出血性疾病;与牛肉同食易致牙龈炎症。


不应与蜂蜜同食



韭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与蜂蜜同食,所含的维生素C容易被蜂蜜所含的矿物质铜、铁离子氧化而失去作用。



加之蜂蜜性滑利通肠,韭菜有通便的功效,二者同食,易导致泄泻。



韭菜膳食推荐




材料: 鲜韭菜50克,韭菜籽10克(研细末),粳米100克,细盐少许。


做法: 取新鲜韭菜,洗净切碎(或韭菜籽研细末)。先煮粳米为粥,待粥快熟时,加入韭菜或韭菜籽细末、精盐,稍煮片刻即成。


功效: 补肾壮阳,固精止遗,健脾暖胃。



材料: 新鲜韭菜100克,鸡蛋3个。


做法: 洗净切碎,同切碎的韭菜捣匀,用素油、食盐同炒至熟佐食。


功效: 温中养血,温肾益阳。



材料: 韭菜300克,姜、牛奶适量。


做法: 将韭菜、姜洗净、切碎、绞汁,和适量牛奶搅匀后,加热煮沸,趁热食用。


功效: 温中下气,和胃止呕。



材料: 韭菜150克,鲜虾仁250克。


做法: 将韭菜和鲜虾仁混合煸炒片刻,加入适量白酒及食盐等调味品即可。


功效: 温阳固涩、强壮机体。



- End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