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癌症也很牛!无需化疗、开刀,快来看看中医是怎么做到的

李伟医生 发布于2022-09-02 09:22 阅读量2059

本文由李伟原创



早在3500多年前的殷周时代,殷墟甲骨文上已记载“瘤”病名,“瘤”字由“病字头”“留”组成,含有“留聚不去”之意,这是现今发现的中医记载肿瘤最早文献。



对于中医对癌症的认识较系统的则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开始的,该书奠定了中医肿瘤学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汉时期中医对肿瘤的认识为后世肿瘤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医对癌症的认识历史悠久,大致分为基础奠定、理论成熟、学术繁荣和提高发展四个不同阶段。这几个不同的阶段在中医对癌症的认识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中医治疗癌症都不可能发展成为今天几大癌症治疗方法之一。

 
中医是如何看待癌症的?


中医有两个关键的治病理念: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所以从中医整体观的角度看癌症,其形成和发展往往和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而不单单是某一局部的病变。

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看,不同癌症患者的病情乃至癌症的不同时期都存在差异,这不是仅依靠某一种特定的治疗方法就可以治疗的。

你看西医对癌症的治疗,最常用的就是化疗。


无论你是肺癌还是肝癌或是肿瘤,通通给你做化疗。

有用吗?幸运者能熬过化疗阶段非人的折磨,但却会给日后的生活带来巨大后遗症!

不幸者,反而在这种治疗手段下,走得更快!

再者,你应该会发现如今有很多癌症名,都是西医发明出来的。

比如:脑癌,食道癌、甲状腺癌、淋巴癌、肺癌、胰腺癌、牙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皮肤癌、膀胱癌及子宫颈癌、直肠癌骨癌等等。

按照西医的思维,应该是每个癌症都有自己的治疗方法,可事实是:这么多奇奇怪怪的癌症,治疗方法却只会“程咬金的三板斧”

刀割——用手术刀来切除癌变组织。

化疗——用化学药物来杀灭癌变组织。


放疗——用放射性射线来攻击杀死癌细胞。

这三招就算给一个健康人用,都会削掉半条命,更不用说是身体虚弱的癌症患者了!

而且更致命的是,本来就一个癌症,结果化疗完后,发现癌细胞转移了!
中医治疗癌症有优势




1、  中医可运用于各种癌症治疗的辅助治疗和基础治疗,全程参与癌症治疗。

2、  减毒增敏配合治疗。防癌以及防治癌症的复发合转移,减轻放化疗副作用,中西医结合可提高疗效、减少放疗副作用。

3、  中医姑息和缓疗法。某些手术、化疗和放疗效果欠佳的晚期癌症,应以中医姑息和缓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4、  开发抗癌新药。许多植物类抗癌药都是从中药治疗癌症的效果中受到启发,从而从具有抗癌活性的中草药中分析、提取、纯化有效的抗癌成分,生产出新的抗癌药。

5、  预防癌症复发。日常生活饮食、中医调理体质具有防癌抗癌作用。饮食预防癌症,是近几年全世界都在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6、  延长无瘤生存期,中医调理防止癌症手术后复发。

客观来讲,对癌症的治疗是以手术结合放疗和化疗为主流治疗,中医药能起到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但也要对证才行。目前还不能把中医作为一种单纯治疗手段用于治疗那些西医治疗敏感的肿瘤。和中医的关系应该是友军协作关系,而不应互相抵制、对抗。在治疗癌症上,西医加上中医效果会更好。只有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组成广泛的抗癌统一战线,才有可能取得防治癌症的胜利。



中医治癌六大准则




瘤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中医理论研究各类肿瘤性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辩证论治规律及预防、康复、保健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涵盖了中医肿瘤病病因学、发病学、病机学、辩证学、治疗学、预防学等领域,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肿瘤是全身性疾病的一种局部体现,因此既要针对肿瘤局部特征症状予以选用经实践证明有效的抗癌中药对症治疗外,还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采用扶正固本、调理脾胃、补益肝肾、补气养血、益气养阴等“补”的方法,或行气活血、化痰祛湿、软坚散结、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抗癌止痛等“攻”方法。



由于肿瘤患者大多数是“本虚邪实”,要视患者的体质或邪正盛衰情况,采用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的方法。中医治癌不求急功,缓而图之。用药切忌太过竣猛,以免进一步损伤正气,造成不良后果。



1、  扶正固本法:适用于虚症。

扶正固本法是以中医整体、天地人合一、阴阳平衡观念为依据。扶正固本实际上并不单纯是应用补益强壮的方药,而是应该把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功能的平衡,以及增强机体抗癌能力的方法都包含在内,因而中医的“补、调、和、益”等属于扶正范畴。


2、  清热解毒法:适用于热毒内蕴。

热毒与肿瘤的关系比较密切,清热解毒药或清热解毒法对某些恶性肿瘤或某些恶性肿瘤的某个阶段有一定疗效,清热解毒药不仅能减轻症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肿瘤的发展。


清热解毒中药偏寒凉,年老体弱的患者要慎用。部分清热解毒中药有毒性,要注意不可以超量使用,长期服用容易导致累积中毒。


3、  活血化瘀法:适用于气滞血瘀。

人身气血运行脏腑经脉、四肢百骸,升降出入,流畅无阻,气血相依,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如气郁、气滞、气聚等能凝血成瘀,出现积聚肿块。


4、  软坚散结法:适用于腹部及体表肿瘤。

软坚散结是指用软坚药物治疗浊痰瘀血等结聚有形病症的方法。软坚散结药物治疗浊痰瘀血等结聚有形病症的方法。软坚散结药物抗肿瘤主要在于直接杀伤癌细胞等作用。软坚散结药物能使肿块先软化,以后逐渐消散。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发现,一部分软坚散结药物具有直接抗癌作用,而且能调整人体免疫功能。


软坚散结药物一般属于咸味药,所以中医称“咸能软坚”。如昆布、海藻、鳖甲、龟板、牡蛎、甲珠、僵蚕、瓦楞子。


5、  化痰祛湿法:适用于肺及消化道肿瘤。

中医肿瘤学认为肿瘤成因,除了气滞和血瘀两大重要因素外,还有痰凝合湿聚,痰湿既为病理产物,又为继发性致病因素,痰凝湿聚成核成块,表现为气机阴滞、痰湿凝聚、血行瘀滞,如许多无名肿块,不痛不痒,经久不消,逐渐增大增多,多为痰核所致。


常用化痰祛湿药物有:瓜蒌、皂角刺、半夏、山慈菇、葶苈子、海浮石、前胡、苍术、厚朴、茯苓、藿香、佩兰、生薏苡仁、独活、威灵仙、海风藤、徐长卿、猪苓、泽泻、车前子等。


6、  以毒攻毒法:适用于体质壮实有形之积。

以毒攻毒是以祛邪攻癌为目的。可以应用于“积坚气充”者,即体质较好的恶性肿瘤患者,因为在杀伤肿瘤的同时,这些“毒物”对正常细胞也有一定伤害。如果患者正气已损,则不适宜一味“攻伐”。以毒攻毒适合早期实体瘤,年轻体质好的患者。严防损害肝、肾功能,特别是晚期癌症最忌“以毒攻毒”。


“以毒攻毒”法使用的大部分是剧毒中药,代表药物有:全蝎、蜈蚣、斑蝥、蟾蜍、蛇莓、砒霜、生草乌、生川乌、鸦胆子等。使用毒性药物,一是不能超出中国药典规定的限量;二是不可久用,以防慢性中毒;三是要定时检查肝、肾功能。




今日互动




#中医治疗癌症,你怎么看?#



—The End—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