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胃小贴士:警惕镇痛抗炎药对胃肠道的损害!

王利明医生 发布于2023-01-11 09:43 阅读量3059

本文由王利明原创

随着新冠病毒在国内的爆发和我国防疫政策的改变,新冠病毒感染在日常生活中变得常见,已经有不少诊友有被感染的经历,“咳嗽,嗓子痛,发烧,关节痛”,这是大多数诊友感染时的症状,许多有上述症状诊友会选择在家自行服用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药物,这些药物抗炎解热的效果明显,可以退烧缓解不适,然而是药三分毒,这些药物也会有副作用,在处理不当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吧!

药物作用机制

      解热镇痛抗炎症药物主要通过抑制体内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局部组织前列腺素的合成,进而发挥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1.抗炎作用

       抑制体内环氧化酶(COX)的生物合成,COX有COX-1和COX-2两种同工酶。COX-1存在于血管、胃、肾等组织中,参与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胃黏膜血流和胃粘液分泌及肾功能的调节。COX-2为各种损伤性化学、物理和生物因子激活,催化生成各种炎症因子,是炎症反应初期的关键因素。


2.镇痛作用

       对炎症和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有效,对尖锐的一过性疼痛无效(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引起的疼痛)。


3.解热作用

        体温升高时,药物可以使体温恢复到正常水平,而对正常的体温没有影响。


胃肠道不良反应

      由于传统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同时抑制体内的环氧化酶(COX-1、COX-2),而环氧化酶(COX-1)是负责维持我们机体的正常功能的重要酶类,抑制环氧化酶-2会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产生毒副作用。 药物的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常见)、皮肤反应(荨麻疹、瘙痒、皮疹)、肝肾损害、凝血障碍等。在这里我们只介绍药物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药物抑制环氧化酶(COX-1)的活性,而环氧化酶催化产生的前列腺素可以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粘膜屏障,如果前列腺素生成减少,胃酸分泌增多,胃黏膜屏障减弱,胃液消化胃部的正常组织,会引起炎症反应。主要症状有上腹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出血、溃疡。


      有研究表明,长期应用解热镇痛药的患者发生严重胃肠道毒副作用的危险比不用此类药的患者高出3倍!阿司匹林、吡罗昔康、奥沙普秦、吲哚美、布洛芬等尤为严重,此类药物可以引起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痛,严重的有黏膜糜烂、胃出血、溃疡穿孔、大便潜血等症状。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研究表明,布洛芬等 21 种解热镇痛药也存在威胁生命的严重胃肠出血的风险。 近年来上市的选择性环氧化酶 -2(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罗非昔布等,能够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但也不能完全避免。


胃肠道疾病病史如何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1、如确有胃肠道疾病建议使用对胃肠道损害较小的解热镇痛药物,如布洛芬,相比于其他解热镇痛药物,布洛芬对胃肠道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较为安全。或者使用塞来昔布、罗非昔布等药物。


2、小剂量用药,在发热症状缓解以后适当停药,不得长期用药。


3、规律饮食,少食多餐,吃精细食物,不吃辛辣的食物,减少对胃肠粘膜的刺激。


4、戒烟戒酒。


      在使用药物的时候请遵医嘱服用,如果怀疑因使用药物引起了胃部疾病或已经出现胃肠道不适(上腹疼痛)、呕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胃镜检查,检查胃部是否有出血、溃疡、胃部黏膜害情况,有无穿孔。如果检查明确为上述疾病,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违规、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版权声明

本文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