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症防治共同行动”。
俗语讲“病从口入”,
因为长期
不健康不规律的饮食习惯,
患胃肠癌的人越来越多。
医生提醒,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可以有效预防胃肠癌的发生。
2022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该研究基于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从全国682个癌症监测点中遴选487个高质量监测点,覆盖人口达3.8亿,详尽阐述了2016年中国癌症疾病负担情况。
(由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一般滞后,本次报告发布数据为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汇总全国肿瘤登记处2016年登记资料。)
统计数据表明:
(1)发病率
①我国整体癌症粗发病率仍持续上升,反映我国癌症实际负担沉重;
②发病首位:男性为肺癌,女性为乳腺癌;
③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
④我国传统高发的食管癌 、胃癌、肝癌等肿瘤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但疾病负担仍然较重;
⑤发达国家高发的结直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等肿瘤的发病呈现持续上升趋势,防控形势严峻。
(2)死亡率
①我国癌症粗死亡率仍然呈现上升趋势,但调整人口年龄结构后,标化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反映近年来我国癌症综合防控取得初步成效;
②死亡首位:男性和女性均为肺癌;
③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市;
④我国传统高发而预后较差的食管癌、胃癌、肝癌等肿瘤死亡率逐年降低,但宫颈癌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
⑤发达国家高发的结直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等肿瘤的死亡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很多人都非常疑惑:为什么癌症说来就来,让人没有一点点防备?
实际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癌症的发生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除了肿瘤基因遗传的因素,一些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也可能会导致癌症。
那么,到底哪些生活饮食习惯与胃肠道肿瘤息息相关呢?
综合众多因素,我国胃肠肿瘤高发有5大原因:
(1)吸烟
(2)喝酒
(3)高油高盐饮食
(4)吃红肉
(5)缺少维生素
不同因素在不同癌症的影响占比不同。其中,吸烟是最大的个人危险因素,占胃肠肿瘤总数的13.2%。当开始明白了“吃”的重要性,就得有意避开“吃红肉、不吃水果、喜高油高盐、吸烟、喝酒”这5点了!
1. 戒烟,远离二手烟
烟雾中含有致癌物质,可溶于口腔唾液后进入胃中,吸烟可使胃黏膜发生变化,形成肠上皮化生,癌前病变的一种。
2. 少喝酒,饮酒会导致多种癌症
长期大量酗酒,酒精会促进致癌物进入消化道,导致消化道黏膜损伤,从而为癌症的发生创造条件。
3.忌高油高盐
有的人,天天吃麻辣烫、酸菜鱼、洋快餐,要么就是夜宵,烧烤+火锅等;也有的人,喜欢吃饭配点咸菜,咸鱼,还有的有吃隔夜菜的习惯等。
食盐本身并不无致癌作用,但高浓度盐造成胃黏膜损伤,使致癌物易感染人体,高油高盐摄入危害更烈,因为食物在熏制、腌制、高温油炸的时候,会产生与胃癌有关的有亚硝基化合物和多环芳烃化合物。如果胃黏膜发生病变,则这些致癌物会进入胃黏膜中,增加致癌机会。
4. 减少红肉、加工肉的摄入
高脂饮食、摄入过多的动物蛋白特别是红肉过多,是结直肠癌致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可能是因为脂肪通过生成氧化物和脂肪酸而产生致癌作用。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天的畜禽肉类的量在40-75g,每天摄入水产品40-75克。
5. 增加果蔬等维生素摄入
有人可能一天一口水果都没吃,我身边好多伙伴也是。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指出,增加水果摄入可以降低结直肠癌、食管癌、胃癌的发病风险。体内保护性维生素低的人易患癌症。 如维生素A缺乏者罹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 3 倍;在维生素E不足的人群中,口腔癌、皮肤癌、胃癌、肠癌等发病率均升高。
即使真的不幸被查出结直肠癌、胃癌,也不用恐慌。早发现的治疗效果很好,而且随着抗癌创新药物的发展,“预防+治疗”双管齐下,可以更好的降低癌症负担,护卫人民健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