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的人吃苏打片有用吗,要注意什么?

任根梅医生 发布于2021-10-19 11:25 阅读量6741

本文由任根梅原创

苏打和小苏打是两种东西,容易混为一谈。前者是碳酸钠,碱性较强;后者是碳酸氢钠,碱性相对较弱。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治疗上,是会用到小苏打(碳酸氢钠)辅助治疗的。大部分痛风患者是可以服用小苏打的,但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则不适宜服用。


尿酸高来自两方面影响

许多痛风患者身边的朋友常常调侃道:“你就是生活太好了,痛风都是吃出来的!”


其实,吃所导致的血尿酸升高至占一小部分原因,外源性嘌呤摄入通常只占人体总尿酸来源的20%;而内源性嘌呤产生过多则占到了人体总尿酸来源的80%,内源性嘌呤生成过多,可能来自于嘌呤代谢酶异常、正常细胞老化和裂解、疾病&药物&手术等因素导致的细胞裂解、酗酒&剧烈运动等因素造成的嘌呤代谢增加,以及肝功能异常、嘌呤合成和分解出现异常。



而血尿酸排泄减少的情况则更为常见,约9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存在肾排泄尿酸功能下降。肾脏自身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遗传因素及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病、高脂血症等疾病都会影响肾脏功能,导致尿酸排出减少而积蓄体内,诱发高尿酸血症。


当这两方面的因素同时存在或存在任一种时,都可能引起血尿酸的升高,继而出现痛风。

尿酸排泄受阻时,可吃小苏打片帮助排泄

因为绝大多数尿酸高的朋友都存在尿酸排泄受阻的问题,那我们治疗的思路首先就是促进尿酸排泄。苯溴马隆就是促进尿酸排泄药物的代表,只要患者不存在中度以上肾功能损害和泌尿系结石风险,便可以使用。


服用苯溴马隆会使得肾小管和输尿管中的尿酸浓度升高,这样就增加了肾小管或输尿管结石的风险。为了降低这种风险,患者在服药过程中通常需要搭配口服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溶解。另外,患者还要多饮水,每天保持1 500~2 000毫升的尿量,以利尿酸排出。


碳酸氢钠非降尿酸药物,而是一种体液碱化剂

在泌尿系统,由于原尿沿肾小管被酸化,尿液pH值会低于血pH值,因此尿中尿酸溶解度低于血中溶解度。当尿pH为5.0时,每100ml尿中仅溶解15mg尿酸(主要为游离尿酸);当尿pH为7.0时,尿酸(主要为尿酸盐)饱和量可增加10倍。只有易溶的尿酸盐才有利于从尿路排泄,而不易溶的游离尿酸则可能沉积于尿路造成损害。



因此,碱化尿液促进游离尿酸向尿酸盐转化,从而增加尿酸溶解排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患者可以家备酸碱度(pH)试纸,定期测试尿pH值,尿液pH小于6.0时开始服用碳酸氢钠,当尿pH达到6.0~6.5后立即停服碳酸氢钠,以减少副作用。

小苏打便宜、实用,但不可盲目使用

许多患者朋友就喜欢碳酸氢钠这种“便宜、实用”的“药物”,乔老师经常看见有同为健康领域博主的医生发布“每家厨房都有的小苏打,每天吃点帮你降尿酸!”类似标题的小视频,这是极为不负责任的。


首先,小苏打不是降尿酸药物,它只是配合配合降尿酸药物发挥更好功效的辅助药物,在联合促尿酸排泄药物时使用才能充分体现它价值;单一使用的话,目的主要在于不积极尿酸盐在泌尿系统。


其次,小苏打不是吃越多、吃越久就越好。尿液pH值保持在6.5-6.8时是较为理想的“排尿酸标准pH值”。但如果本身尿液pH值正常,服用小苏打导致尿液pH值超过7.0;或者服用过量小苏打导致尿液pH值超过7.0时,尿液中的钙离子就容易沉淀、出现钙结石,反而出现“副作用”。是否适合服用小苏打、服用多少量、服用多久,都是有较为严格的标准。而大多数患者朋友对此不了解,在家测尿液pH值易出现误差,所以还是推荐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第三,小苏打服用后会在胃内产生二氧化碳,易引起嗳气、胃酸增多、胃胀等不适;还可能刺激溃疡面,形成穿孔,存在消化道疾病者不适合。而许多痛风病史较长者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常常伴有消化道疾病,需要注意。



碳酸氢钠含有钠离子,长期、大量摄入、增加的钠离子对高血压群体影响显著。而半数痛风患者合并高血压,也须注意。此外,存在钠水潴留的疾病,如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衰竭的患者则应忌用碳酸氢钠。



总结

小苏打常用来改变尿液pH值,保证尿酸排泄更高效,但它本身不具有降尿酸效果,患者朋友不可过分盲目相信小苏打的药效,从而拒绝其它必要的规范降尿酸治疗。另一方面,也请勿自行效仿病友用药,小苏打使用不好也容易出现明显的副作用,以免贻误治疗、损害健康。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