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结合治疗抑郁?这样做好得快且不复发

刘龙医生 发布于2023-05-08 15:43 阅读量2393

本文由刘龙原创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压力不断加剧,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产,同样面临各种压力,不同程度的紧张、抑郁、焦虑、恐惧、烦躁、郁闷、苦恼、愤怒等负性情绪。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


【刘龙】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

深圳市政府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高颖团队心理组骨干

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教育心理学博士

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

北京大学与悉尼大学联合培养心理危机干预大队长;

GPM(Good Psychiatric Management)深圳区组长

擅长:睡眠障碍;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社交障碍;

青少年考试焦虑;网络成瘾;厌学及“空心病”咨询;职场解压;家庭婚恋;亲子关系等。



抑郁问题成因包括生物、心理、社会多方面。


1.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抑郁障碍表现为多基因遗传方式,但并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2.性别因素,成年女性罹患抑郁问题的比例高于男性,其比例约为2:1.儿童期的不良经历,具有较为明显的焦虑、强迫、冲动等人格特质的个体已发生抑郁障碍。

3.不利的社会环境对于抑郁问题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4.躯体疾病特别是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慢性躯体疾病货位抑郁障碍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西医:抑郁障碍的治疗目标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规范治疗,控制症状,提高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防治复燃及复发。抗抑郁药治疗是当前各种抑郁障碍的主要治疗方法,主张首先选择安全性高、疗效好的第二代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NaSSA)等作为一线用药。药物治疗需保证足剂量、全病程治疗。另外可单独或者联合心理治疗。


中医:根据抑郁障碍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的“郁病”、或“郁证”的范围。中医对郁病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认为郁病的主要原因有情志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或气血痰等病理因素致病。几千年来积累的中药治疗经验如辨证精当,要用得法,往往效如桴鼓。


【以“郁症”肝气郁结为例】

“肝气郁结的治疗以疏肝解郁和理气和胃为主,中医理疗手段对于调理肝气郁结也有很好的作用,如针灸、穴位贴敷、中药熏洗、药物渗透治疗、耳穴压豆、推拿、拔罐等常见外治手段。针灸膈俞、肝俞、膻中、期门、太冲,平补平泻,可以舒肝解郁,理气止痛。”

“肝气郁结者要多吃一些疏肝理气、平肝降火以及和胃益气的食物,以五谷杂粮和蔬菜瓜果为主。如南瓜、小米、白扁豆、高粱米、薏米等和胃益气的食物;金针菜、油菜、丝瓜、山楂、枸杞子等清肝降火的食物;茼蒿、萝卜、柚子、西红柿等疏肝理气的食物;黑木耳、海带、紫菜、香菇等活血软坚的食物。”

但也注意到中医对常见的情绪低落等抑郁症的特异症状改善还不够理想。从临床实际看,单纯应用中医或西医治疗者,均有治疗满意、效果良好者,也都有治疗疗效欠佳者。所以,纵观现代抑郁障碍治疗的临床实践,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障碍是最佳途径。


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以下特点:

1.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障碍继承了中医传统的理论和治疗经验,同时吸取现代医学先进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相互取长补短、互有启发,促进了对抑郁障碍的认识与研究,造福于广大抑郁障碍的患者。

2.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障碍可提高疗效,减少西药的副作用。西药治疗往往疗效肯定,但也容易出现锥体外反应、口干、性功能障碍、体重增加、闭经、诱发躁狂等副作用,而这些恰恰是中医治疗的优势所在。在保证西药有效治疗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西药的剂量,配合中药不仅可以减少西药的副作用,更关键的是可以全面改善患者的体质和耐受性。所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保证在尽量少的副作用的情况下,产生确定的疗效,使患者尽早康复。

3.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障碍起效快,可以缩短疗程。实践表明,同时接受中西药治疗的患者,一般在一个或两个疗程后都会取得满意的疗效,起效时间比单纯使用西药快,且作用持久。


西医重诊断,中医重辨证;西药起效快,中药治根本;西药针对特异性症状疗效好,中医中药中人文,重视全面改善患者的形神与心身状态,重视改善患者的体质。


中西医结合治疗将二者的优势集于患者一身,发挥“西药起效快、中医治根本”的双重优势,使患者受益。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