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膀胱挛缩的原因

罗晓峰医生 发布于2022-03-17 22:11 阅读量1046

本文由罗晓峰原创

1. 血块堵管造成引流不通畅:前列腺创面术后出血如果形成血凝块容易堵塞导尿管,冲洗不畅造成膀胱充盈,刺激膀胱收缩甚至膀胱痉挛,而膀胱痉挛又可使出血进一步加重。两者互为因果。

2. 导尿管刺激:膀胱的交感神经主要分布在膀胱三角区、膀胱颈、后尿道、前列腺等位置,若膀胱造瘘管放置位置过低,触及三角区,或导尿管水囊内注水过多刺激膀胱三角区,或因过度牵引尿管,造成膀胱颈部压力过大都会引起膀胱频繁收缩,发生痉挛。

3. 膀胱冲洗的速度和冲洗液的温度:膀胱粘膜对压力和温度较敏感,冲洗的速度越快,膀胱区的感觉越明显,膀胱痉挛的发生率也越高。前列腺术后膀胱冲洗液温度过低会刺激膀胱黏膜及肌肉神经,导致逼尿肌不自主收缩,引起膀胱痉挛;冲洗液温度过高又会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使出血加重。

4. 不稳定性膀胱:前列腺增生引起下尿路梗阻,膀胱逼尿肌代偿性肥厚或反射亢进,以增加收缩力来维持排尿功能平衡,导致逼尿肌牵张反射阈值下降,膀胱传入冲动增加,随年龄增大,大脑对脊髓排尿中枢抑制作用减低,因此易产生不稳定性膀胱。

膀胱痉挛的动力学表现为低顺应性膀胱和不稳定性膀胱,手术虽解除了梗阻,但膀胱逼尿肌收缩力过弱,其功能未恢复之前仍持续有功能亢进,同时术后气囊导尿管压迫膀胱颈部和三角区造成持续压力,逼尿肌牵张感受器受刺激兴奋,传导到大脑产生尿意,并反射性引起逼尿肌收缩,当膀胱内压达 7kPa 时,即可引起逼尿肌痉挛性收缩和疼痛。

术前有不稳定性膀胱者,术后容易出现明显的膀胱刺激症状,发生严重的膀胱痉挛。不稳定膀胱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约为 40%,低顺应性膀胱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约为 30%。

5. 手术方式:手术方式是影响前列腺切除术术后膀胱痉挛的重要因素。绝大多数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膀胱逼尿肌在长期膀胱出口梗阻的影响下都会产生肌纤维超微结构的改变,而开放手术易造成膀胱损伤致膀胱黏膜水肿,对膀胱逼尿肌的刺激要远远高于 TURP 对逼尿肌的刺激从而导致膀胱痉挛的发生。此外由于开放手术术后出血量较 TURP 多,间接增加了留置尿管和持续冲洗的时间,从而导致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升高。

6. 心理因素:抑郁状态下患者交感神经张力减低,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对膀胱逼尿肌抑制作用减弱,膀胱不稳定性增加。患者对膀胱注意力过分集中,对痉挛性疼痛体验增强,使症状扩大化。而膀胱痉挛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并且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产生恐惧心理,导致恶性循环。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