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中总结出,1—6岁的孩子对应的语言能力有哪些。
家长一看,发现自己的宝宝多少有些“不达标”,其实不要着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生长发育的节奏,说话晚一点也属于正常。
在此之前,我们先了解下语言的概念。
语言是儿童发展过程中重要且不可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儿童的一种能力,也是儿童学习、模仿、探索外界、和他人社交、建立自信心的的重要方式。
宝宝的语言发育没有回头路,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引导,发现问题需及时纠正。
语言发展迟缓的数据情况
据国外报道。2岁期语言障碍发生率约为15%,对上海市10个区8545例0~3岁儿童的语言调查结果显示。
按照2~3岁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筛查标准, 24 ~29 个月的男女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检出率分别为16. 2%和15. 2% ,30~35个月时仍分别有8. 3%和2. 6%的男女儿童符合语言发育迟缓的筛查标准,学龄早期语言障碍发生率约为7%。
2岁时语言迟缓的儿童,在3~4岁约50%语言发育达正常范畴,至少50%表达性语言迟缓的儿童不能自发地解决自身的问题。
相当比例的儿童,尤其是感受性语言损害的儿童,难以摆脱语言的困扰,可导致危险性更大的认知、读写能力、行为和精神问题。
家长会关心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影响了我孩子的语言发育呢?
过于溺爱,孩子没有表达需求
习惯当孩子的代言人,剥夺孩子表达的机会
与照顾者互动过少,缺乏刺激
遗传
听觉损伤
神经或大脑伤害
无论是哪类因素,家长们都要重视,在未得到专业有效的训练前期,在家庭中塑造并建立一种有利于儿童语言发展的氛围,为后期的语言能力训练打下良好基础。
想说、敢说、会说、喜欢说是宝宝语言启蒙教育的健康模式,幼儿语言的发展是一个萌芽阶段,也是最为关键的时期。
贵人语迟只是一个美丽的借口,早发现早干预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