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皮好动=多动症?宝宝“多动症”,家长你用对方法了吗?

王波医生 发布于2022-10-25 11:14 阅读量76

本文由王波原创

好多家长在工作结束后,回家还要面对折腾的孩子,身心疲惫。不止一次听过妈妈们吐槽:宁可在公司加班,也不想回家带娃。孩子调皮捣乱,玩具弄得一屋子,整天歇不下来,到了“狗都嫌”的年纪。在看到很多真真假假的信息后,不少家长开始怀疑自己的宝宝得了多动症,那孩子调皮好动就是多动症吗?

这种想法其实是不少人对于多动症的误区,认为多动症儿童的表现就是调皮好动,其实不然。专家解释,多动症与调皮好动是两码事,调皮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是一种正常表现,而多动症是一种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精神性疾病,往往会超出正常儿童调皮好动的范畴。正常儿童即便表现较为调皮好动,也不会影响其正常的社会功能,其表现也往往能够被周围人接受和容忍。而多动症儿童的表现相对来说更加过分,往往难以被周围人接纳,而且容易对其学习、认知等造成影响。

所以说将单纯调皮好动当成多动症来治,或者是将多动症误认为是调皮好动,显然都是不科学的。

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行为冲动是小儿多动症的核心症状,具有诊断价值。有几点可以帮助家长辨别孩子是不是患多动症:

注意缺陷

不能集中于任何事情,即使在特别感兴趣的事情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很短,而且容易被周边事情影响,甚至影响学习。比如孩子喜欢看动画片,坐下没几分钟就转移到另一种的活动。

活动过度

表现为不分时间和场合多动。例如上课时坐不住站起,甚至走动擅自离开教室;话多,插嘴;爱做危险的游戏;经常丢失物品的等。

行为冲动

表现为易怒冲动,做事不顾及后果,易受外界刺激而过度兴奋,常与同伴发生打斗或纠纷等。

或许家长在通过比对之后,虚惊一场,原来孩子不是真正的多动症,但是仍然很头疼,孩子调皮好动,应该怎么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呢?

1

对孩子调皮持一个正确的态度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越安静越好,越闹越淘气就越不好。其实这种态度是极不可取的,事实上,好动的孩子是聪明的,纯真、幼稚、活泼好动是少儿天性,他们带着对整个世界的好奇,扎入到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去接触世界,认识世界。

2

接受孩子的多动个性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多动或顽劣的表现就会制止并且大声的指责和管教,这是不对的,反而会起到反作用。正视孩子的天性,最好不要多加指责和严格管教,更不要拿“隔壁家的好孩子”与自己的孩子做对比。

3

引导孩子投入到兴趣活动中


兴趣都是从小开始培养的。用他们喜欢的事情或者东西来诱惑他们。适当地让他们上些兴趣班,一方面,消耗他们的精力,另一方面,可以使他们增加知识,提高一些能力。家长要适当放低姿态,尊重他们,以朋友身份陪伴孩子成长。

4

为孩子提供活动空间


平时在家里家长也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特定的活动空间,比如阳台或者小房间让孩子有自己独立的活动空间可以自由的活动发泄自己的多余精力。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