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攻略大揭秘,不做“晒”美人!

廖培羽医生 发布于2025-03-10 11:50 阅读量3056

本文由廖培羽原创



随着夏日阳光的热情绽放,我们迎来了户外活动的高峰期。然而,那灿烂的阳光背后,隐藏着无形的“杀手”——紫外线,正悄然威胁着我们的肌肤健康。你是否曾在享受完阳光浴后,发现肌肤变得通红,甚至出现疼痛、瘙痒等不适?这不仅是晒伤的信号,更是紫外线对肌肤造成的伤害。




为了让你在这个夏天既能尽情享受阳光,又能守护肌肤的安全,让我们一起来揭开紫外线的神秘面纱,掌握正确的防晒之道吧!




阳光是生命之源,为我们带来温暖和活力,却也可能成为肌肤的隐形杀手。紫外线辐射是导致皮肤衰老和病变的主要元凶之一。当皮肤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DNA可能会受到损伤,从而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更为直观的感受便是晒伤,红肿、疼痛甚至起泡,这些都是皮肤发出的求救信号。




不仅如此,紫外线还能使皮肤产生大量的自由基,破坏细胞结构,催生色斑和皱纹,令肌肤失去弹性因此,面对阳光的热情,我们需要理智地拒绝其带来的伤害。




1.硬防晒先行:遮挡与回避

穿戴防晒衣帽、太阳镜,尽可能地减少紫外线与皮肤的直接接触尤其是在紫外线强烈的时段(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尽量避免外出,躲进室内或寻找树荫等自然屏障。


2.化学防晒霜:利用防晒霜中的化学成分,如甲氧基肉桂酸辛酯、4-二苯甲酮、二甲基氨基苯甲酸辛酯等,这些成分能够吸收紫外线,将其转化为热量散发,从而减轻对皮肤的伤害。注意,敏感肌不建议使用化学防晒霜。


3.物理防晒霜:二氧化钛和氧化锌是物理防晒霜的主力军,它们能够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反射紫外线的侵袭。




4.补涂原则:无论晴雨,防晒霜都需要定时补涂特别是在出汗或游泳后,更要立刻重新涂抹,确保防护不间断。




选购防晒霜时,你是否被瓶身上复杂的标识弄得一头雾水?其实,SPF和PA是解读防晒能力的关键。


SPF代表防晒系数,数值越高,防护时间越长,但并不意味着倍数越高越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PA则是针对UVA的防护等级,加号越多,防护力度越大。


举个例子:阴雨天或室内,可选用SPF15 PA+/++;短时间室外,可选用SPF30 PA++/+++;长时间室外,可选用SPF50 PA++++。





涂抹防晒霜并非简单地一抹了事。提前15分钟涂抹给予肌肤足够的时间形成保护膜。别忘了每2-3小时补涂一次尤其是游泳或出汗后更要立即补充。均匀涂抹,不遗漏任何角落,特别是容易忽视的耳后和颈部。防晒霜不是越多越好,适量才最有效,面部用量约1元硬币大小。




 Q1: 防晒霜需要卸妆吗?

 A1: 当然需要。尤其是防水型防晒,需要用专门的卸妆产品进行彻底清洁,以防毛孔堵塞。


 Q2: 阴天或室内需要防晒吗?

 A2: 是的,UVA是长波紫外线,可以穿透窗户玻璃,所以坐在靠窗位置要按照室外要求进行防晒。阴雨天紫外线指数会比较低,但不能确保完全没有紫外线,因此做好防晒总是没错的。


 Q3: 儿童可以用成人的防晒霜吗?

 A3: 不宜。儿童肌肤娇嫩,应选用专为他们设计的防晒产品,避免含有可能引起刺激的成分。


 Q4: 为什么涂了防晒霜还是被晒黑?

 A4: 除了基因问题,常见还有以下几种原因:防晒霜力度不够、量不足、没及时补涂。


 Q5: 化妆后如何补涂防晒霜?

 A5: 可使用防晒喷雾、带防晒指数的粉底液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始终功效不如防晒霜,建议加强硬防晒。


 Q6: 防晒喷雾效果如何?使用时需注意什么?

 A6: 防晒喷雾的效果受喷射角度、距离的影响,可将喷雾喷在手上后再涂抹在皮肤上。注意有吸入的风险,因此使用时应闭眼和屏气。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