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后增生性瘢痕难治疗?真实案例告诉你

廖培羽医生 发布于2023-02-04 00:17 阅读量1391

本文由廖培羽原创

廖培羽医生真实案例

问题:30岁男性,颈部两侧外伤后瘢痕2月(就诊于2022-7)

诊断:外伤后增生性瘢痕

治疗方案:局部封闭、第七代科医人M22超光子、Plasma离子束、CO2点阵激光联合治疗

治疗意见:

1. 术后3天内不沾水,3-7天可用生理盐水/温开水轻柔洁肤。

2. 术后每日多次外涂红霉素/美宝湿润烧伤膏,直至痂皮完全脱落。

3. 严格防晒,避免过度牵拉皮肤。

4. 每隔1-3月定期复诊,需要多次治疗方可改善

后续随访:该求美者遵医嘱定期复诊治疗,现瘢痕挛缩减轻,外观得到明显改善。

案例对比

图片发自160App

声明:本平台原创图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已取得求美者本人同意,版权属于原作者。

案例分析

瘢痕是创伤后皮肤组织外观及组织病理改变的统称,是创伤修复的产物,包括常规瘢痕、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萎缩性瘢痕。目前虽然多种方法应用于瘢痕,尤其是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治疗,但目前尚无任何一种办法能让瘢痕恢复回正常皮肤,瘢痕仍是未能攻克的医学难题。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依据个人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药物。

局部注射封闭针:能抑制局部过量的胶原纤维,达到抑制瘢痕的作用。

外用硅制剂:辅助抑制瘢痕形成。

图片发自160App

第七代科医人M22超光子


配有Vascular血管滤光片,530-650nm波段:氧合血红蛋白、还原血红蛋白的吸收率最佳,黑色素竞争吸收最少,针对血管效果更集中;900-1200nm波段:氧合血红蛋白吸收率次高峰,因其穿透深,宽光谱而发挥强光的传统优势,全面改善肤质。

Vascular在早期瘢痕的去红治疗优势:停工期短,表皮反应轻,治疗效率高。

图片发自160App

Plasma离子束


通过高能射频激发出离子束作用于皮肤患处,产生微剥脱效应,同时对真皮深层的热损伤可启动创伤修复机制,从而重塑瘢痕处混乱的胶原排列,改变瘢痕的均匀度和平整度,促进深部胶原层的增生和重排,适用于痤疮、手术、外伤、烧伤造成的各类瘢痕的治疗。

图片发自160App

CO2点阵激光

CO2激光以点阵模式输出,在皮肤形成微小热损伤(MTZ),MTZ诱发真皮内创伤修复机制,大量残存的皮肤附件、干细胞参与组织的再生修复,胶原纤维、弹力纤维重排,胶原增生,病理性瘢痕组织结构改变,逐渐软化并恢复弹性。同时微小的气化孔对瘢痕内血管产生破坏,减少瘢痕血流量,对瘢痕的增生起抑制作用。

图片发自160App

最后想说,瘢痕的修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勿操之过急,耐心的定期到医院复查和治疗。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做好瘢痕修复护理及注意饮食,如恢复期内严禁抓挠、牵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饮酒,注意防晒等,治疗过程的问题请及时与医生沟通。

图片发自160App

本人每月排班已更新至动态栏,需面诊的朋友可提前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官方公众号或“健康160”小程序挂号,挂号时注意选择院区。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