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多动症,全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以注意力不集中和过度活动为特点的精神障碍。
下面详细阐述儿童多动症的三大特点及心理干预方法。
特点一: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儿童在学习、工作或其他活动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常常粗心大意。在作业或游戏活动中经常难以保持注意力集中,与他人谈话时容易走神,不能自始至终地遵循指导和完成学业、工作任务。此外,他们在安排作业和活动时经常发生困难,逃避、厌恶或拒绝从事学校作业或家庭作业等脑力工作,且容易丢三落四,经常遗失东西。
特点二:过度活动 多动症儿童的手足无法安定,或在座位上辗转不安。他们无法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经常离开座位,过度奔跑攀爬,即使在不适合做的情景下也是如此。
特点三:冲动和情绪不稳 这些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差,情绪不稳,冲动任性。他们可能会突然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比如在课堂上随意说话或离开座位,对挫折的耐受性低,容易与同伴发生冲突。
心理干预方法:
1.行为干预治疗:包括行为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旨在帮助儿童建立积极行为,改善注意力和社会技能。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多动症的重要方式,常用的药物包括兴奋剂和其他一些药物,可以减轻多动症状,改善注意力。
3.父母及患儿教育:教育家长和患儿了解多动症的特点,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教会家长如何有效管理儿童的行为。
4.心理教育:包括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患儿处理情绪问题,提高自尊心和自我效能感。
5.学校教育模式干预:在学校环境中为患儿提供适当的支持和调整,比如合理安排座位、提供额外的辅导时间等。
综上所述,儿童多动症的特点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动和冲动情绪不稳,而心理干预方法涉及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家庭和学校支持等多方面,旨在综合改善患儿的症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