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有矮小症
人的成长和发育可以用两个“年龄”来表示,即生命年龄(日历年龄)和生物学年龄(骨骼年龄)。
不同阶段的骨骼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因此,骨龄评估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个体的生长发育水平和成熟度,并且是以后生长空间的可靠指标。
骨龄需要借助于骨骼在X光摄像中的特定图像来确定。通常要拍摄人左手手腕部的X光片,医生通过X光片观察左手掌指骨、腕骨及桡尺骨下端的骨化中心的发育程度,来确定骨龄。
很多家长都觉得父母长的高,孩子一定不会矮,只是“早长”或“晚长”的问题。其实孩子的身高有一个遗传公式,男孩的遗传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8厘米; 女孩的遗传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8厘米。
从公式可以看出,一个孩子的身高并不是完全受遗传的影响。实际上,遗传因素仅占身高的60%-70%,其余30%-40%受后天因素影响。后天因素的变化可使孩子的身高差在正负7.5 cm的范围内。
现在这个网络发达的社会,人手不离手机,而有些孩子也经常爱熬夜玩手机,这可能是他们比同龄人矮的主要原因。因为充足的睡眠可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并有助于提高身高。长时间熬夜错过了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将会限制孩子的成长。
补充生长激素的关键是:第一,孩子长得矮小要根据数据和医生的诊断判断,不是家长觉得孩子矮,孩子就矮。
第二,孩子身材矮小首先需要检测骨龄,了解骨骼发育的实际情况。如果骨龄比实际年龄大2岁及以上,排除肿瘤,可能存在性早熟,需要做性激素、性腺超声、生长激素等一系列检查。所以不是所有矮小的孩子需要补充生长激素。
矮小症不早治疗可能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影响孩子的终身身高。所以家长们发现孩子有矮小症迹象,不要觉得过于迂腐,要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