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了解儿童抽动症状与治疗方法

陈青医生 发布于2023-09-25 11:51 阅读量294

本文由陈青原创



抽动症,也称为抽动秽语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抽动和伴随的暴发性发声和秽语。抽动症的起病年龄主要集中在 3-10 岁,其中 4-7 岁最为常见,但也有少数患者起病年龄可早至 2 岁。男性患者比女性多。
抽动症的症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运动抽动:主要表现为频繁的眨眼睛、挑眉毛、撅嘴等,严重者可能出现头部、颈部、上肢等部位的抽动。
发声抽动:包括反复咳嗽、清嗓子、发出哼声等,严重者可能出现秽语。
学习困难:抽动症患儿可能出现学习困难,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等。
行为冲动:抽动症患儿可能表现出冲动、难以控制情绪等行为问题。
抽动症的治疗方法多样,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抗抽搐药物,如氟哌啶醇、硫必利等,但使用这类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心理治疗主要包括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等,可以帮助孩子应对压力、调整情绪。生活方式调整主要是改善家庭环境,多给孩子关怀和爱,避免训斥孩子,让孩子尽量放松。


另外,中医治疗抽动症也有一定的效果,采用针灸、按摩、理疗等物理治疗方法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减轻抽动症状。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