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主动性差
2、句式简单,语言内容质量差
3、只在特定的环境跟特定的人说
如何提高孩子语言的主动性
当孩子开始有一些需求性语言表达后,可能家长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孩子的语言一直处于被动式的,主动性的很少。
——为什么孩子的主动性语言会很少?——
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家长的提示和辅助太多了!
当你发现孩子想吃一个苹果的时候,大多数家长第一反应就是走上前去询问孩子“你想吃什么?”然后接着给一些口型或者语音的提示“我想吃苹果”。
那我们设想一下,孩子每次语言表达都是这种提示辅助特别多的话
——怎么能将被动的语言过渡到主动呢?——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不提示的话孩子可能直接就不说了,直接自己把想要的拿走了。但是不要忘了东西是无法自己动的,而人是灵活的。
你完全可以将孩子想要的东西放到他能看到但是够不到的地方,迫使孩子必须寻求你的帮助。
所以想提高孩子的语言主动性,你首先要迫使孩子必须要寻求你的帮助,其次就是最最最重要的:不要问!
如上所说,家长总喜欢问:吃什么?要什么?玩什么?等等。
孩子长期在这种提示和辅助下进行需求性的语言表达,会造成提示辅助依赖。
我们如果想让孩子的语言在主动性上有提高,那么首先要从对口儿相声变成单口相声。也就是闭上你的嘴,别问,而是让孩子主动来找你。
有人会说,不提示不辅助的话,孩子就不知道怎么说啊。记住,我刚才是让大家别问,而没说不让大家辅助,因为辅助是可以逐步撤销的。
如果你已经知道孩子想要的东西或者活动是什么,那么首先你要做的就是用尽办法让他主动的来寻求你的帮助,然后控制住你的嘴,别问。
接下来的辅助是可以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然后直接语言辅助(有仿说基础),语言辅助从全语言提示到半语言提示再过渡到口型提示直至撤销。
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桌面上,如果想提高孩子的语言主动性,都需要贯彻这个原则。
如何提高孩子的语言质量
有人说,说的内容多代表质量高。
真的是这样么?
如果我说“啊失联飞机撒设计费撒施分是的撒李开复哈市......”
内容不少吧?你能看懂我说的是什么意思么?
这质量高么?
言语质量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符合场景并能真实表达自己需求和情感。不要词不达意,本来想吃雪糕却说成了想尿尿。
2、语法结构基本正确且完整。语法结构就是常见的主谓宾定状补。想吃苹果不能说成“苹果想吃我”。语序必须要正确,结构尽可能的要完整。
3、能运用多种词性来精确表达自己意愿和想法。比如桌子上有两个苹果,一个大一个小。如果孩子不能说:我想吃大的苹果,那你怎么能确定他到底想要哪个呢?
很多孩子即使有比较主动的语言表达,也会出现语言内容单一简单,不能提更加精准的要求这个问题。
——那么该如何提高语言质量呢?——
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然后将认知在生活中做泛化,六岁以前孩子需要习得的认知概念有因果概念,物体恒存概念,物概念,颜色概念,形状概念,比较概念,顺序概念,数概念,空间概念,时间概念,逻辑思维。
有了基础的认知能力后,我们就要把这些认知内容填充到孩子的语言表达中,扩充孩子对于叙述性语言的理解,提升语言表达的复杂度与完整性,语言的清晰度以及流利度,让孩子的语言变得更加丰富复杂。
其次具体是怎么做呢?记住,一定是环境要和强化物匹配!
——孩子在哪个阶段才能做强化主动性语言?——
这其实并没有一个界限,在孩子学会叫妈妈、爸爸时,这时我们也可以去过渡让孩子主动叫妈妈和爸爸,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好一个细节,要结合人物照片或者是一个情景,如果是在家庭中训练的话,可以充分利用家庭环境,不能凭空的去让孩子说。
要注意一个量的积累,孩子只有大脑里面有一定的词汇量了,并且咱们平时做的时候也是结合这个情景去做的,所以只要量积累到了,孩子再到这个环境中时便会自己去表达,当然也就是咱们所说的主动性语言的激发。
比如:孩子已经基本掌握了基础的名词、形容词以及方位词。那么你准备一些孩子喜欢强化物。
你需要提前将环境布置好。比如:桌子上有两块儿大的奥利奥和一块儿小的奥利奥,桌子上一块大的奥利奥在一个红色的盘子里,一个在绿色的盘子里;小的在一个黄色的盘子里。柜子上也有两块儿大的奥利奥,一个被扣在透明的玻璃杯里;一个在倒扣的透明杯子底上。
那么这时候你就可以将孩子假装不经意的带到这个场景中,孩子看到他喜欢的奥利奥一定会双眼发光,然后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