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这些干预方法父母必看!

陈青医生 发布于2022-03-23 14:39 阅读量49

本文由陈青原创

孤独症孩子说话时容易颠三倒四、驴头不对马嘴,又或者蹦出一些与当下环境没有意义的单词。比如早期会出现仿说、鹦鹉学舌、人称代词分不清楚、“你我他”一顿乱用现象,这着实让家长如头疼。


640 (1).jpg


提升孤独症孩子的语言能力,是孤独圈大部分家长的诉求,但提升语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除了孩子日常机构训练,还需要家长掌握一些家庭干预中语言训练的方法和原则,来帮助孩子逐渐提升进步。


今天推荐一些干预方法,供家长们参考学习了解孩子的语言状况


安排定时、定点的活动


在对孩子进行语言训练时,最好能够定时、定点。训练的时间以每次十分钟至二十分钟为宜,因为太长的时间会造成孩子注意力不易集中的问题。 


采用机会教育的方式


机会教育必须掌握一个重点,那就是你运用的题材除了必须符合训练目标之外,还必须是孩子有兴趣,或能引起他好奇心的事物。减少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事物出现有一个观念是家长所必须建立的,亦即在孩子学习的环境中,除了教材与用来诱导他学习的奖励(如糖果、点心)之外,不应摆设其他杂物(如在书桌上摆设玩具、音乐带......等等),以避免造成孩子分心。


事先设计活动的内容


640 (2).jpg


就自己孩子的心智年龄,挑选适当的教材(通常采用二至三岁的教材),主要是语言方面与认知方面的教材。良好的辅助教材会使训练的过程变得更活泼、更有兴趣。


以渐进的方式,安排小步骤的学习


每次所定的学习目标不宜太大、且应具体,同时要考虑每个步骤之间的连贯性。进度太快易造成孩子在学习上产生挫折,而发展迟缓,孩子的挫折忍受度是比正常孩子来得低的,所以在教导发展迟缓孩子学习时,应采取较小步骤的目标。


指示语要明确、清晰、前后一致


在要求孩子做动作或指导他说什么话时,你跟他所讲的话不应太成人式,即应避免使用大人的口吻和小孩子沟通,因为大人的话语都是比较复杂的,较不易被孩子理解。使用孩子能够理解的、重点式的话来协助他们做训练会得到比较好的效果。


随时随地鼓励孩子发音


640.jpg


有些孩子在做语言训练时,常会遭遇语言产生量太少的问题,于是想从他发出的少数几个音中,对他做纠正或回馈便显得困难。所以不论孩子说得好或不好,家长仍应鼓励他多讲话,如此我们才会有较多的机会帮助他纠正一些不正确的发音。


注意,不要因为他讲得不好,而你便经常动怒责骂他。否则,很容易造成孩子惧怕学习的心理。


反复练习


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技巧,所以我们要一再强调—反复练习。对中、重度发展迟缓的孩子要能不厌其烦地反复教导。日常生活中一切的人、事、物都是现成的,而且是最好的教材,尽量要求孩子表达他的需要,不论是用语音、声音、表情或手势,甚至沟通板都可以。


家长心态


家长不应自怨自艾、或过度自责,也不应有放弃的心态。


通常,人在为某一些事情做奋斗时,是极需要他人的鼓励与支持的,才能不断地给自己希望与动力持续下去。 家长若能常常聚在一起聊聊天、或交换一些带孩子的心得,不论是对自己心理上的调适或教育孩子均有极大的帮助。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