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行减药量,疗效变差,或旧病复发,医生发出警报!
长期服药,一辈子离不了药,许多心血管病患者有厌烦情绪,或者是担心长期吃药的副作用,从而频频出现自我减少药物的种类和剂量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其他疾病患者也比较常见。许多患者还自作聪明,认为你看看我减完药了之后,这不症状也没有再发生,血压也没有再上来,如何如何?殊不知这些自行减少药物的种类和剂量的做法,或许造成严重的后果。或许付出更多时间周期和更多药物需要服用的代价。
阿司匹林治疗的剂量偏低,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动脉粥样硬化的遏制作用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出现急性血栓事件,包括心梗,脑梗。降压药物种类减少,或者是剂量减少,可能会出现血压的逐渐升高,甚至出现突发性的骤然上升。近年来的降血压药大多数是长效药,刚开始减少药物剂量时,血压不一定出现明显的上升。一段时间以后,身体内的药物浓度逐渐降低了,高血压的本性就暴露出来,再次出现升高。我有几个患者,都是到减药停药后20多天,快一个月的时候,才出现血压的再次上升。还有两个患者出现了大幅度的骤然上升,而不得不上急诊进行控制。这在自身本来病情稳定的情况下,自行贸然停药,是有相当风险的,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医生为每一个人定的方案,如吃什么药,怎么吃,都是根据病情严格制定的。无论是换药、减药、停药,都要事先征求医生的意见,而不是自己擅自做主。否则,不但可能会出现急性事件,也会影响疗效。有的时候即使再恢复到原来的药物剂量,仍然达不到原来的效果。甚至还需要使用更大的剂量,甚至又一个1~2个疗程的时间,加倍的努力代价才能回到原来的治疗效果状态。
对于心血管病患者来说,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之下进行,切不可自作聪明自减药量。您觉得呢?(本文版权归北京医院李明洲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