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肤康医院·皮肤健康科普】脂溢性皮炎的症状有哪些?容易与哪些皮肤病混淆?

姜雪梅医生 发布于2023-04-08 09:39 阅读量808

本文由姜雪梅原创

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在生活中比较常见。是发生在头面、胸背等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浅表性、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在皮肤红斑的基础上黏附一些油腻的皮屑。

病因不清,可能与亲脂的酵母型马拉色菌感染有关,精神因素、饮食习惯、维生素B族缺乏、嗜酒等促皮脂溢出的因素强能起促发作用。

症状表现

皮损主要出现在头皮、鼻唇沟、面颊、后上胸、肩胛间区、脐周和腹股沟等部位。

初期表现为毛囊周围炎症性丘疹,后为界限清楚、略带黄色的暗红色斑片,覆盖油腻鳞屑或痂皮。自觉轻度瘙痒。

婴儿脂溢性皮炎常发生在出生后2~ 10周,头皮覆盖油腻的黄褐色鳞屑痂,基底潮红。常在3周至2个月内逐渐减轻、痊愈。对于持久不愈者,应考虑特应性皮炎的可能。

主要原因

图片 皮肤屏障功能受损,马拉色菌等微生物的存在和繁殖会刺激皮肤产生炎症反应。
图片 某些个体为易感染体质。免疫功能下降、体内缺乏B族维生素等易发生。
图片 长期大量饮酒、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加之过度精神紧张、生活压力大等更易加重本病。
图片 可与皮脂腺的增生和分泌相关,雄激素水平较高的婴儿、青春期人群和男性发病率相对较高。

需与这四种疾病区分


平时需注意
限制多糖、多脂、刺激性饮食,避免搔抓,注意生活方式,生活起居规律,精神压力不要过大。也不要滥用护肤品、化妆品,从而破坏皮肤自身的屏障。必要时遵医嘱用药。
【补充】脂溢性皮炎与脂溢性脱发、痤疮的关系:

脂溢性脱发与雄激素引起毛囊萎缩、毛发脱失有关,虽然也常表现为头部油腻多脂或脱屑,但是两者是不同的疾病。

痤疮的发生也与激素水平有关,雄激素使皮脂腺增大、分泌增加,痤疮丙酸杆菌影响,皮脂堆积在毛囊口,两者也是不同的疾病。

皮肤科医生提醒:当皮肤发生症状时一定要注意观察,症状未见好转时应及时就医,规范治疗,有很多皮肤病症状相似,避免误诊误治、拖延不治带来更大的危害。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