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药物选择

漫富邦医生 发布于2024-08-19 10:00 阅读量111

本文由漫富邦原创

便秘是一类可能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常见症状。功能性便秘的罗马Ⅲ标准认为,在 ≥ 25% 的患者中出现至少下列两种症状:排便费力、块状便或者便硬、排便不尽感、肛门直肠梗阻或堵塞感、需手助排便、每周无辅助排便少于 3 次;慢性便秘是指病程至少六个月的便秘。据统计我国成人便秘的患病率为 3~17%,慢性便秘患病率为 4~6% 。


由于对于特定患者,便秘的主导因素经常是不显著的,所以便秘的药物治疗仍旧是经验性的,在大多数病例中是以非特异性原理为基础。


选药原则


对于缓泻剂应考虑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是否会产生药物依赖。使用刺激性缓泻药时,应以最低效应的剂量和最短的作用时间,以避免药物滥用。除了产生依赖外,习惯性使用缓泻药物可导致水和电解质的过度丢失,可导致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1. 便意少、便次少:多见于慢传输型便秘,也见于排便障碍型便秘。


先用膨松剂或乳果糖、聚乙二醇(渗透性缓泻剂),增加便便含水量、软度、体积,刺激结肠蠕动,同时也能增强对直肠粘膜的刺激。


可按需要短时使用比沙可啶(刺激性缓泻剂)、灌肠药,以及每日使用促动力药物。


2. 排便障碍:多见于排便障碍型便秘,也可见于慢传输型便秘。


可用容积剂或渗透剂,使得粪便变软,有时需要结合使用肛门制剂或者灌肠治疗。


如便便软化后仍旧难以排出,则提示为排便障碍型便秘。


3. 粪便嵌塞:多见于数天不排便的患者。


一般推荐使用开塞露或者清洁灌肠,联合短期使用刺激性缓泻剂,来解除粪便嵌塞。

该图片可能引起不适

继续查看

mmexport1618063049297.jpg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