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余热未尽!崴脚,拉伤,骨折,运动损伤该如何康复?

冯博懿医生 发布于2023-09-19 18:36 阅读量320

本文转载自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

此次世界杯淘汰赛火爆场面层出不穷!


从小组赛伊朗门神贝兰万德头部遭重创致脑震荡


到沙特铁血后卫沙赫拉尼拼死一跃

血染赛场后竖起大拇指让全世界为之动容


从法国队目前也已连损六名大将,陷入伤病魔咒


到内马尔的脚踝伤势

给巴西的前进之路埋上阴影





肌腱受伤,肌肉筋挛拉伤,十字韧带损伤、大腿拉伤、半月板损伤、跟腱断裂、踝胫骨骨折... ...





对于每一个运动健身爱好者来说

上述这些医学术语都不会陌生


而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

“运动损伤”是运动中很难避免的问题。




为什么会导致运动损伤呢?

  • 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 准备运动不足或准备方式错误。

  • 不良的心理状态:如情绪急燥、过分紧张等。

  • 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过量运动等。


如何防止运动损伤?

  • 热身在进行户外运动前一定要先热身,刚刚开始运动,人体各个器官功能均处于较低水平,肌肉和韧带也比较僵硬。几分钟的热身运动即可让肌肉温度上升至38℃,并使其更柔韧,强健和耐损。主动热身运动比用热水,热垫,超声或红外线灯被动加热效果更好。

  • 牵拉牵拉活动虽然不能预防损伤,但可使肌肉产生较大的拉力,应在热身运动后或训练后进行,为避免直接受伤,时间不宜超过10秒钟。

  • 降温降温指训练结束前逐步放松可预防头晕和晕厥。如果剧烈活动后突然停止,血液蓄积在肢体远端静脉中,可能引起头晕甚至晕厥。

  • 最后的放松运动可以促进血循环和血中乳酸排泄,但不能防止第二天的肌肉酸痛,因为这与肌纤维损伤有关。


运动中出现损伤该如何处理?



肌肉与韧带等软组织的在急性受伤后,会因血管之功能及细胞内之化学反应功能减少,而导致出血、发炎、红肿、疼痛等现象。


因此,柔软组织受伤后,应立即接受适当的处理,以免伤害的情形恶化。对于较严重的急性运动伤害,以送医处理较佳,对于较为轻微的急性运动伤害处理,则必须遵守“PRICE”的原则来进行。

  • P:protect,保护,防范运动伤害的再发生。

  • R:rest,休息,表示急性受伤后应完全的休息。

  • I:ice,冰敷,对患部施以冰疗,以避免肿胀、减少疼痛、放松肌肉、消炎。

  • C:compress,压迫,对患部施以压迫,避免患部的肿胀。

  • E:elvation,抬高,将患部抬到比心脏的高度还高,避免因重力形成的肿胀。



一般而言,在急性运动伤害发生后的24到48小时内,皆应进行PRICE的处置,持续的时间长短,须视伤害的情况而定,通常冰敷在患部不再肿胀或不再恶化时即可停止。



冰敷以伤害发生后的1小时内处理较佳,每次冰敷的时间则为10至15分钟,休息5至10分钟后,再进行冰敷,如此重复冰敷3至5次


外,进行急性运动伤害的处理时,应特别注意肌肉最好在伸长的状态下进行,例如股四头肌拉伤的紧急处理时,应以将膝关弯屈、股四头肌略为伸展的情形下进行,如此,才能获得最佳的肌肉拉伤紧急处理效果。


特别提醒 

运动损伤往往不是一次造成的,而是长期反复带伤运动形成的,因此一定要在伤势痊愈的情况下再参加运动。普通人群一旦出现损伤苗头时,要立即停止运动,同时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效治疗。



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运动康复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广。除了伤患,一切具

有强烈健康意识的正常人群,在运动训练、修养身心的过程中,都可以运用康复理念,而有了康复理念的武装,所有的活动才谈得上更加科学、合理、安全。


患者正在进行康复治疗


我院康复医学科应用国际先进的MTT(Medical TrainingTherapy)治疗技术对运动损伤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MTT的强项在于它通过患者主动参与一系列力量、平衡、肌肉耐力以及协调能力的训练,促进患者神经肌肉传导系统以达到患者逐步恢复自身身体运动功能,更多地能参与日常生活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科普指导专家



冯博懿

主治中医师  硕士


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骨伤专业并获硕士学位,2017年在广东省中医院接受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培训期间能够协同完成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骨折手法复位,各类创伤手术等,擅长美式整脊治疗各类颈肩腰腿痛,各种运动损伤疾病及足踝部畸形的诊治,如髋臼盂唇损伤,髋臼股骨撞击综合征、韧带及半月板损伤、踇外翻、扁平足等。各种骨关节病的诊治,如肩周炎、股骨头坏死、膝骨关节病、颈肩腰腿痛、风湿痹症等。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五届骨科分会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青年委员;现发表核心期刊5篇,普刊2篇,SCI 1篇,参编著作2部,个人专利1项,参与专利2项。



关注我们


我院服务号

我院订阅号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