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不良反应治疗原则

周正医生 发布于2025-01-10 18:10 阅读量685

本文由周正原创

  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广泛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等,其主要机制是通过阻断程序性死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ligand 1,PD-L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 antigen 4,CTLA-4)通路抑制免疫调节作用从而增强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随着ICIs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病人获得巨大临床获益,但随着接受免疫治疗患者全体不断增加,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逐渐凸显,主要是由于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存在类似的抗原导致免疫系统活化后在杀伤肿瘤的同时也会攻击人体正常组织,从而引起全身系统不良反应。因此,临床医生应严密监测和尽早识别irAEs,使得肿瘤患者在免疫治疗中最佳获益。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免疫治疗不良反应:

皮肤不良反应:

常见症状包括红斑、皮疹(斑丘疹、脓疱疹)、瘙痒、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等。

管理措施包括使用局部润肤剂、抗组胺药和高强度皮质类固醇乳膏,严重时可能需要静脉注射皮质类固醇。

内分泌毒性:

最常影响的是甲状腺,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和甲状腺炎。

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建议使用β-受体阻断剂治疗;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建议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

肝毒性:

表现为ALT和/或AST升高,可能伴有胆红素升高。

治疗通常包括使用泼尼松,以及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停药并进行肝炎管理。

胃肠道反应:

主要表现为腹泻、结肠炎。

对于结肠炎,通常采用内窥镜进行诊断评估,并在必要时使用英夫利昔单抗进行治疗。

肺炎:

表现为近期出现的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和细微的吸气性爆裂音。

治疗通常包括中断免疫治疗,使用泼尼松和其他药物如霉酚酸酯进行管理。

心脏毒性:

可能导致心肌炎。

治疗方法包括停止免疫治疗、支持性管理和糖皮质激素治疗。


免疫治疗不良反应(irAE)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分级处理:

1级和2级不良反应:通常无需住院,症状轻微或无症状,可以继续观察。

3级和4级不良反应:需要住院治疗,患者会出现显著症状或症状持续加重。

对于4级不良反应(非内分泌 irAE),如严重性肺炎或内分泌irAE无法通过激素替代治疗控制,建议永久停止免疫治疗。

糖皮质激素治疗:

对于≥2级irAE,应暂停免疫治疗,并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如果症状或实验室指标降至1级及以下,可以恢复治疗。

如果症状持续超过1周,也应开始糖皮质激素治疗。

免疫调节剂或其他治疗方案:

对于3级或4级irAE,如果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应考虑使用免疫调节剂或其他治疗方案。

长期监测:

对于持续存在的irAE,特别是内分泌系统的irAE,可能需要长期监测和替代治疗。

这些原则有助于有效管理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确保患者安全。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由专业医疗团队决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