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康后吃什么?吃它补津液、补脾胃、补气血、补虚防复发!

徐绍萍医生 发布于2023-01-11 19:47 阅读量132

本文由徐绍萍原创

大家好,我是江西慈脉中医(徐氏中医)的徐医生。


相信很多朋友已经经历过新冠阳康了,阳过之后,大家一定深有感触,新冠不是大号的病毒,是真的伤身体!


很多朋友即便是转阴了也有很多后遗症,比如咳嗽、鼻塞、头晕、记忆力下降、痰多、味觉嗅觉消失等等。

而且经历了这次疫情,很多朋友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得更格外虚弱,动一动就出虚汗,动一动就想要休息。


此时很多朋友都觉得要补一补了,消耗那么大,多吃蛋白质多吃水果才能恢复?


其实此时并不能吃的太补!吃得太补,那是增加负担!为什么呢?


第一、阳后脾胃受损了。

其实我们在普通感冒发烧的时候,胃口都会受到影响,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生病后我们脾胃气血都用来抵御病邪了。而当退烧了,消化功能变的非常弱,就没有能力吸收营养的物质,所以你这时候补是吸收不了的,反而会因为难以吸收导致积食,从而更加容易咳嗽。


第二、阳后耗散了津液。

特别是发烧的时候,我们人体的津液大量的被蒸发,阴精也会受到损伤。出了一身大汗之后,不仅伤了津液,还导致了“气”随津脱。


所以,就算到了恢复期,依旧会有唇干、口干、干咳等情况,而且人还特别虚弱、睡不好、无精打采、疲倦、头晕、没有胃口。。。


其实,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的脾胃、气血、津液没有恢复好。


而就算是退烧痊愈后的一周,就有了“后遗症”,这些说明了我们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康复,还残留了邪气。


所以这个时候,千万不要随便大补,因为补得不对,当心又烧起来了。


那么这个时候怎么饮食呢?最好的方法的就是格外清淡,吃易消化的食物,这样才能够把病邪彻底祛根,稳住正气。


有什么推荐的食物呢?


最好的补虚食物就是——大米粥,因为五谷其实是最养生的食物,而且大米味甘而淡,尤其适合脾胃虚弱,能够帮助五脏生气,让血脉精髓充溢,从而帮助全身的筋骨肌肉皮肤强健。



《本草经疏》就曾经写过大米是人相赖以为命者也。


另外,大米不仅能养脾胃,还能长肌肉、补气,那些经常脾胃虚弱、吃饭没有没有胃口、常常感到四肢倦怠乏力的朋友,多吃大米粥,米饭是很好的补气补力的上品。


而大米粥里面,最营养的就是米油,米油是要用价值非常高的食物,而且有滋阴生津的功效。
一般大家在发烧退烧之后就会觉得嘴巴干,喝了好多水都没法缓解,这是因为身体缺少津液,而不是单纯的缺水。

《本草纲目拾遗》说:“米油,力能实毛窍,最肥人。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也。”
《伤寒论》也提到:“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
在你发烧的时候,它就是补充津液最好的方式,效果不比吃药差!


但是如果在这个时候喝水反倒会适得其反,起不到润燥的作用,反而会因为水果寒凉生湿的属性,囤积更多的痰湿在体内了,这也是为什么医生通常会提醒大家生病了不要吃生冷的原因。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七版中,提到了清肺排毒汤的方案,其中特别指出:建议服药后,加服大米汤,尤其是津液亏虚的人。

从古至今,我国历代医家也会在方中用到粳米,把它当成“药引子”。
张仲景特别爱用到粳米,比如桂枝汤注明了:“服已须臾。啜热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为什么大家们那么喜欢用粳米煮了粥呢?这也是以为热粥具有以下三个作用:一是防止药力太猛,顾护胃气;二是扶正气,助药力;三是让身体微微发汗,以鼓邪外出。因为中医在治病的目的不仅仅要祛邪,更重要的是恢复正气。

所以叮嘱一下大家:即便转阴了,也别掉引起心,转阴不是痊愈了,接下来的一周才是更加关键的。
想要不要复阳,就要把身体调理好,把长新冠后遗症调养好,这样才能抵御未来未知的各种毒株。马上就要过年了,也希望大家不要着急进补,先把身体调养好,才过个好年!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