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沉默不语的小孩,有时离疾病最近。”(本文阅读大概需要4分05秒)
有次值班,一位母亲带着她的女儿急匆匆地来到科室,惊慌失措地询问:“医生,我的女儿一大早起床脖子怎么歪了?还不停说痛,以前从来没有这样过,怎么办啊?”,一旁的小姑娘胆怯地看着我,捂着自己的脖子默不作声。后来,在科室值班和网上坐诊的过程中,类似的案例也时有发生。因此在今天,通过既往的经验总结, 利用“小”数据分析来和大家共同分享学习下寰枢椎半脱位这个疾病。
寰枢椎半脱位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率较高,尤其多见于儿童,半脱位病因很多,其中外伤因素占多数,包括运动伤、交通事故都是常见的损伤原因,此外,如上呼吸道感染、关节韧带发育异常、上颈椎感染/肿瘤及其他不明原因也是病因之一。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头颈部倾斜、颈痛。通过检索统计发现,我院近5年来共收治79例寰枢椎半脱位患者。为便于统计,根据岁数划分成5个年龄段,其中未成年(≤18岁)段发病人数最多,达到29例,其中男孩比例超过2/3, 而10岁以下儿童人数占比更是高达83%(图1)。
图1 我院79例寰枢椎半脱位患者年龄构成

(数据1 关键词:10岁以下;男孩)
进一步分析这29例未成年人寰枢椎半脱位病因后发现,外伤原因是小朋友们发生寰枢椎半脱位最常见的病因,病因种类涵盖了殴击/撞击伤、摔伤、自行扭伤及交通车祸伤四类(区别于殴击/撞击伤,交通车祸属于高能量撞击伤,部分患儿合并颈椎骨折),其中以患儿不慎摔伤最多见,该病因似乎又可以解释数据1中男孩发病率更高的疑问(毕竟男孩更爱活动)。排行第二位的病因,则是患儿有明确的近期上呼吸道感染史(包括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最后第三位没有明确的病因者统一被纳入原因不详(图2)。
图2 29例未成年寰枢椎半脱位患者病因构成
(数据2 关键词:外伤;摔伤)
通过简要分析我院收治的病例后,相信大家能够略探寰枢椎半脱位的发病规律。儿童是父母的掌中宝心头肉,也是祖国的花朵,不仅要培养良好的知识储备,更要拥有扎实的身体基础,因此父母在陪伴儿童锻炼活动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小孩的颈椎损伤,除此之外,一旦儿童出现不明原因的颈痛、脖子偏向一侧,千万要引起重视,及时送医及时治疗。倘若延误病情,发展成陈旧性半脱位,则可能会面临终身斜颈、甚至面斜的严重后果。
广义寰枢椎半脱位分类主要包括三大类:寰枢椎侧方脱位、寰枢椎前方脱位、寰枢椎旋转半脱位。这三种脱位方式往往不是孤立存在,可以两种甚至三种同时发生构成复杂的半脱位状态。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颈椎正侧位X光片、颈椎开口位X光片、颈椎CT(含重建)等检查(图3)。早期外伤性寰枢椎半脱位治疗方式主要是牵引复位和颈托支具固定(图4),而顽固性或陈旧性的寰枢椎半脱位很难通过保守治疗恢复,则通常考虑手术治疗。
图3 寰枢椎半脱位影像学表现

图4 枕颌带、颈托及头颈胸支具

(图源自网络,仅供参考,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案例拓展:7岁儿童因“颈痛伴颈部偏斜1天”入院;无发热、四肢麻木等症状;有外伤史;查体:颈部朝左侧倾斜,左侧胸锁乳突肌及枕下肌群压痛;我院颈椎CT+重建提示“寰枢椎半脱位(侧方移位)”;经枕颌带牵引2周后康复出院。(下图)。


(图源:我院影像数据库,授权后方可转载)
张聃 医师
2019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