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所周知,肝病属于慢性疾病,治疗起来比较困难,而且会反反复复发作,即使生活中做好护理工作,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药物,还是会有病毒一直活跃,会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双重打击。很多会有畏惧心理,认为慢性肝病患者肯定会发展为肝癌,但并不是所有的肝病患者都会是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的。
不过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部分人会发展成肝纤维化,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继续发展,就有可能转变肝癌。大约有10%~30%的慢性肝炎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中又有5-10%会转变成肝癌。
虽说慢性肝病发展不快,但不加重视也会惹起祸端。现今治疗慢性肝病的医学手段也较为广泛先进,药物治疗只是综合治疗的一个组分,但措施虽不少,很多人无法长期坚持。也有很多人往往走这样的套路:起初志满踌躇,医学治疗,规律生活;渐渐放松心态,管理懈怠,掩耳盗铃;没有很好的管治,晚期容易是见兔顾犬,亡羊补牢。
现今医学的不断进步,慢性肝病虽根除不易但可减缓发展,科学的管理防治,大部分肝友也会达到临床治愈。其实合理管控,肝友们与普通人一样都可以享受满意人生。慢肝管理是一场持久战,“战斗之道、以计为首”,这里献上三十六计,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供肝友参考。
第一计 未雨绸缪:
肝癌的家族倾向无法改变,但有肝癌家族史者,可以做好预防工作,阻止或延缓肝癌的发生,所以如果有乙肝相关的肝硬化和或肝癌的家族史,需及早明确早期防范,需重视乙肝家族史,是指乙肝相关的肝硬化和或肝癌的家族史。一般认为,家族史的范围是与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比如叔叔是,婶婶不是。
遗传基因是指,家族成员类似的遗传背景和共同的生活条件是发生发病的基础。其实无论是肝硬化还是肝癌,都不会遗传。这是肝癌的家族聚集性,而且亲缘关系越近,患肝癌的风险越高。这是因为类似的基因在同样的暴露条件下(乙肝病毒),容易导致基因的突变,从而导致肝癌的发生。
那么有肝癌家族史的朋友们该怎么办呢?第一,明确自己是否有乙肝。如果是乙肝感染者,根据2019年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诊疗指南,对于年纪大于30岁,有乙肝相关家族史的患者。Hbvdna阳性,即使肝功能正常,也建议尽早的抗病毒治疗,第二,即使没有乙肝,也同样是高危人群,建议35岁以后,每半年查一次肝功能,彩超,甲胎蛋白,第三,改变自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饮酒,缺少运动,高脂饮食等。
第二计 审时度势:
慢肝治疗是漫长的过程,疾病总在治疗的过程中有不同阶段发展,不同阶段的病情发展都需我们理性客观面对,可以分阶段进行,不追求一下子彻底治愈,无论是临床控制,还是免疫控制,对乙肝治疗都非常重要,只要不放弃,最后才有机会走向治愈。
我们理解患有慢性肝病,尤其现今很多的乙肝都来自于母性传播,对很多人而言是不幸的,但一味的抱怨,自怨自艾,甚至消极度日焦虑过度,是于事无补的,不仅对病情的恢复有百害而无一利,更会影响到自己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遇到困难,退一步永无改变,进一步则海阔天空,要敢于放下自己的包袱自己的心结,走出被疾病笼罩的阴影,你才会发现其实生活依然是很美好的,现今乙肝也并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包括工作,交际,结婚生子等。只有走出来,你才会发现原来你也和平常人一样可以坦荡生活。
要知道人生漫长,会遇到很多的挑战和困难,乙肝只不过是我们眼前遇到的一个小关口,我们得学会与自己的病情和平共处,与自己的心结和解。起居饮食管理规律,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培养更多的生活爱好,既能照顾和享受生活的乐趣,也能平稳帮助病情的恢复。
第三计 反客为主:
对慢肝人群来说,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处处被动受制,而是学会如何主动出击,阻止病情不良发展。最重要就是要平常心对待病情,将治疗过程和生活相互融合,在生活中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科学管理慢肝,在治疗中客观对待病情积极科学治疗,化被动为主动,走在疾病防治的前方。
学会平常心看到自己的病情,即使是与生俱来,哪也学会接受,毕竟过去的生活和医疗条件有限,很多疾病的传播也是不得已。
我们将治疗过程学会和生活相互融合,乙肝抗病毒药物的服用规律和时间,比如随餐服用,比如定时服用。像我们洗漱一样习以为常,渐渐的我们便习惯与之并存,也不会出现遗忘治疗而诱发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