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郁症患者一般会伴随社恐等不适症状,有时候强行社交反而会适得其反。
所以,当社恐发作的时候,对抑郁症患者来说也是保护机制开启的时候。因为实在太脆弱了,实在是心理能量匮乏,根本不足以再应对各种人际关系,所以社恐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人回避不适的场景,减少外界的刺激,自动缩回来,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防御保护。
所以,这个时候,在家修养一段时间也是很好的选择。隔绝了一切社交,不再管别人的看法,不再管自己和别人相比有多落后,反而能安安静静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用在意任何人的感受,不用附和别人,不用讨好别人,不用做别人喜欢但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对于社恐症状的缓解具有很大帮助。
但是任何东西都是有个度的,在家修养也是,一直呆着不出去也不行。
什么时候可以出去呢?也要找准时机。等自己感觉好点,有社交的欲望的时候,是最好的时机。这个时候想伸出头去看看外界,想去交朋友,就像一个尚待出笼的小鸟一样,有胆怯但是又有好奇感。
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机,陷入了新的抑郁和恐惧,也不要慌,静静等待下个时机的出现。
如果一直在屋里呆着不出去,时间久了就会越来越恐惧,社恐的症状反而会加重,脑子里会不断回忆让人恐惧的社交场景。而且,抑郁也会加重,会不断地回忆过去让自己难受的事情,深深地陷入了思维的反刍无法自拔。这时候,恐惧夹杂着抑郁和焦虑,会把人折磨死。
而且,在屋子里呆久了,整个人都会变得更加自闭,怨天尤人,觉得全是外界的环境导致自己这样的命运,深深加固自己的受害者形象,越想越难受,很可能会导致绝望到极点然后自杀。这时候,谁劝都没有用的,任何话语都无法减轻抑郁症患者的焦虑和绝望。而且,由于长时间呆在屋子里,自我封闭更加严重,更加不愿意和任何人沟通,会觉得所有人都不理解自己,更加加重了绝望,觉得自己得不到任何亲戚朋友的关照,对他们也会产生一种愤怒的情绪,从而导致内心更加封闭,更加难以走出困境。
所以,在家修养的人要格外关照自己的感受和情绪,最好的办法是每天能记录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做个对比,也知道自己有哪些地方进步了,不会陷入世界末日的感觉,觉得自己要完蛋了。所以,要抓住时机,等情绪好转,恐惧症状减轻,也有了想要交流的欲望的时候,一定要抓住,这个是裂缝中透漏出来的一缕阳光,会看到点希望。
抑郁和社恐很严重,修养过后会把自己打回原形,曾经的社交技能都不会用了,就像一个孩子一样,什么也不会,不知道怎么和人打交道。但是慢慢来,瘸腿的是无法和健康的人赛跑的,也别逼自己,一出门就大展拳脚什么的,这样只会前功尽弃。慢慢来就好。
我的办法是先观察别人是怎么说话怎么做事的,然后模仿一下,但是不会模仿得太用力,如果太用力,自己又做不好的时候很容易焦虑,还觉得自己是个废物。当然也不会羡慕别人,这样也会焦虑,其实每个人都各有长短的。我只不过是因为焦虑症抑郁症被打回原形了,退到了刚学社交的小孩子阶段,慢慢地学习,其实有一天也是可以向他们一样去社交的。
其实类似的想法还有很多,在这个时机出去之后,感觉自己活过来了,但是还是活得很拙劣,不过很多事情已经想开了,已经不再埋怨别人对于抑郁症的不解了,也理解了父母的局限性。这并不是升华的鸡汤,而是在探索的过程中,当太阳照射进来的时候,我的一些顿悟。这些顿悟也让我的内心更加平静,我感觉很满足很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