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恋爱脑,是一个网络流行词,指的是一种爱情至上的思维模式,那些一恋爱就把全部精力和心思放在爱情[人类情感]和恋人身上的人,我们就可以形容ta有一个“恋爱脑”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的女主松子,就是典型的恋爱脑,她很少理性分析自己的男友,一旦遇到对自己好的男生,就会“勇敢”付出,只看对方的优点,忽略缺点,而且对对方的话言听计从;这种“为了爱情可以放弃⼀切,全方位沉浸,无怨无悔付出”是“恋爱脑”的主要特征。
虽然她可能有其苦衷,但从某种角度来说,她完全就是恋爱脑附体,看不到生活的其他美好了~
其实生活中的恋爱脑也真不少,有时候就在我们身边,朋友小A这段时间又在闹分手,她几乎是天天哭,想了一切办法挽回。
她的每段恋爱似乎都是这样,对待另一半是毫无保留的付出,有时候对方犯错了,她也能选择原谅,总是能够说服自己“宽容”。
但是结局都不太完美,她收到最多的评价是:“你太黏人了,我们并不合适。”
从依恋人格角度看,“恋爱脑”的⼈,通常是焦虑型依恋人格,也叫“痴迷性恋爱人格”。
在感情中焦虑型依恋人格只要认真投入一段感情就是高焦虑,高索取,低回避的状态。:“爱情的追求者,”处于焦虑不安的状态,其他情侣可能不会把感情放在第一位,但是焦虑型依恋人格会,她们是没安全感的,会为对方做出高强度的付出和依赖。
就像:“追逐游戏”一样,直到对方精疲力尽因为不堪重负而离开时,她们就会发自内心的后悔和自责。
这是因为她们不懂得怎么与一段亲密关系相处,因为以前不安全感经历的缺失,所以在感情中会用情绪化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爱的渴望。
敏感多疑,患得患失,对方的及时回应对她们来说就等于:“安全感”。恋爱脑的她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也不会让对方在感情中有分寸感和舒适度。
“恋爱脑”的人有以下几个特性,看看自己符不符合。
过度关注恋人
恋爱脑的人会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关注点都放在恋人身上,对恋人的行为、情感和需求过度敏感和关注。他们可能会将恋人的言行举止视为自己的快乐和幸福来源,对恋人的任何反应和态度都十分敏感。
自我牺牲和依赖
恋爱脑的人往往在恋爱中会做出一些自我牺牲,甚至会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事业发展等,以迎合恋人的需求和期望。他们可能会将恋人的需求和感受置于自己之上,以此来寻求自我满足和依赖。
情感依赖和焦虑
恋爱脑的人往往对恋爱关系过于情感依赖,一旦遇到感情问题或分手,就会感到极度痛苦和焦虑。他们可能会因为害怕失去恋人而不停地妥协和迎合,以此来维持感情的稳定。
忽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恋爱脑的人往往会忽视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只关注恋人的需求和感受。他们可能会将自己的需求和感受置于次要地位,以此来迎合恋人。
不健康的沟通方式
恋爱脑的人在与恋人沟通时,往往采用不健康的沟通方式,如抱怨、指责、乞求等。他们可能会对恋人的言行举止产生过度的反应和情绪化,导致沟通的不畅和冲突。这些表现都是恋爱脑的一些常见表现,但每个人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要告别恋爱脑,需要从自我认同、独立性、沟通方式等多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康、稳定的恋爱关系。
恋爱脑和人们的年龄和恋爱经验也有关系,年轻人的恋爱经验比较少,所以很多年轻人都会被恋爱冲昏头脑,也会不顾一切的向对方付出很多东西。
除此之外,个人性格和个人的心理状态也容易产生恋爱脑,一些内向和缺乏自信心的人更容易出现恋爱依赖的现象,只要投入到一段恋情当中就会深陷其中,常常会在恋爱中出现失控的情况。
如何避免自己成为恋爱脑?
学会放手
想要摆脱恋爱脑,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学会放手,如果这一段感情让自己变的很不开心或者是处于弱势的一方,那就不要去过度维护这一段感情,可以先观察一下对方的态度,如果对方的行为让自己很失望,就可以考虑一下放下这一段感情。
寻找自身的价值
大家在恋爱时一定要认清自己,可以适当的去发现其他的情感宣泄方式,不要让自己的注意力一直放下这段感情当中,这样容易出现感情内耗问题,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或者是从新定义自己,才不会在这段感情中太过偏执。
优先考虑自己
不管发生很什么事情都要先考虑自己,只有学会爱自己才会更好的去爱别人,要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不要因为对方的一句话就让自己彻底沦陷,在恋爱过程中也要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同时也要学会拒绝一些事情,不要让自己处于弱势的一方。
其实恋爱脑是一种非常普通的现象,我们在恋爱中一定要保持理智,谈恋爱时也要随时保持清醒状态,也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在恋爱中保持心理健康状态,才会收获到自己想要的爱情。
专家提醒
精神心理疾病不及时治疗会出现失眠、自残、焦虑、抑郁.....严重甚至会导致自杀。发现后一定要及时寻找专业医院进行诊疗,以免错过最佳看诊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