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理性近视眼主要指发育期近视眼及成人近视眼,其本质为一类屈光现象,不是眼病,不会遗传。
病理性近视眼发生的时间比较早,一般在5~10岁的时候就会发生,并且发展迅速,很难矫正,到成人时可能近视高达1500度,并且这种近视会遗传给孩子;病理性近视在近视眼中是非常罕见的,只占2%,大多数人只是生理性近视,不具备遗传性。
生理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两者之间存在着实质性的区别。
从发展规律到近视形成与屈光表现,从病因机制到预后转归等,都是各自独立,互无联系的。
虽然本概念各不相同,但两者常被混为一谈,临床区分亦有一定难度,通常可依据以下情况来划分:
①眼功能改变情况。
如病理性近视眼可表现矫正视力较差,光觉阈值升高,视野向心性收缩,暗适应性及ERG异常。
②有无并发症。
③眼轴是否进行性伸长等。
而主要区别点取决于屈光度及年龄,若近视程度虽小于-6.00D,但是已有变性等病变、视功能相应下降者,也可以列为病理性近视眼;而成年人若近视大于-4.00D,但无明显器质性改变、视功能正常者,也不能轻易排除生理性。
生理性近视眼程度的上限可以-4.00D为界。由于-3.00D时近视眼的玻璃体腔长度与正视眼没有差别,因此也有以≤-2.00D或<-3.00D为界。
二者的区别
①严重程度不同
生理性近视可能是长期不良用眼习惯导致眼睛过度疲劳引起的或者很严重,通过适当调整能够恢复。病理性近视并不能自行恢复,可能会导致视力低下或者视力模糊,有些人还会出现眼睛干涩或者疼痛等症状。
②治疗方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