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张平时很注意个人健康,每天都要测血压,可是最近的血压值忽高忽低,总是上下浮动,这让老张很迷惑。
许多人在测量血压的时候,不分时间和状态,想起来就测,很容易出现血压不稳的情况。哪些因素会影响血压值?如何正确测量血压?
01 憋尿
憋尿会引起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紧张,使得交感神经异常兴奋,从而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甚至引起脑出血或心肌梗死。
所以,测血压前应提前小便,排空膀胱。
02 坐姿不当
有些人坐着量血压时,背部不靠椅背,双脚不平放在地板上,这种坐姿会让血压值增加6~10mmHg。
正确测量血压的姿势是:端坐在椅子上,后背平靠在椅背上,双脚平放在地板上,不要跷二郎腿。
03 手臂悬空
受测者手臂悬空,可能导致血压值偏高约10mmHg。
正确的做法是,测量血压时将手臂平放在桌面上,使上臂中点与心脏平齐。
04 袖带裹着衣服
测血压如果把袖带套在衣服上测量,可能造成血压读数偏高5~50mmHg。
因此,最好裸露手臂来测量。如果完全脱掉上臂衣物不便,可保留一层薄衣物(如薄衬衣或薄秋衣)。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习惯将上衣袖子挽起来测血压,这样也不妥,如果挽起的衣袖包裹上臂太紧,可使血压测量结果偏低。
05 袖带裹得太紧
如果裹得太紧,血压读数会增加2~10mmHg。
正确绑扎袖带的方法:将袖带套入上臂,绑扎在肱动脉处;袖带下缘应距离肘窝2~3厘米,大约是2根手指的宽度;调整袖带的松紧程度,以能够塞进1~2根手指为宜;最后再检查一下袖带边缘不要有卷起的地方。
06 边说话边量血压
量血压时与医生交谈,或与家人说话、打电话等,均会让血压增加10mmHg左右。所以,量血压时要保持安静。
另外,不要过多地反复测血压,每次测量血压的时候,为了避免误差,以2分钟为间隔,重复测量2~3次即可,以血压值最低的一次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