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将近3个高血压。而且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
每10个患者中,只有不到2个人,能把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
剩下的人则是:
我没什么症状呀,不用治吧
降压药有副作用吧,能不吃就不吃
邻居说有个偏方特别管用
……
他们都不知道,高血压是导致中风、心肌梗死、心血管疾病的“沉默杀手”,等到身体感觉不适时,器官已经损伤很严重了!
所以,在确诊高血压之后,首要任务就是降血压、稳血压。
降血压是场持久战,帮爸妈降血压更是难上加难。
各种降压谣言和偏方层出不穷,爸妈却深信不疑,咱只能见招拆招,斗智斗勇了!
第一招:以毒攻毒
刚开始确诊高血压时,在医生的叮嘱下,爸妈还能按时吃药。
但吃了一两个月后,血压稳定了,头晕、心悸等症状消失了,他们就自顾自地停了药:你看,我这几天没吃药,也没啥事!
要知道,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几乎毫无症状,或是症状很轻。仅凭症状来判断血压高低,擅自停药是很危险的!
没有药物干预,血管在高压下很容易破裂,可能发生脑出血。
让爸妈知晓高血压停药的危害,我们可以讲个故事:
前几天新闻说,有人不听医嘱,擅自停了降压药,不到几天血压突然飙升,脑部的血管破裂出血,人就中风住进医院了……
高血压不可怕,不加干预引发的并发症才最可怕。因此,一定要按时服药,并定期检测血压。
高血压患者,至少每周量一次血压。如果血压控制不稳定,最好可以天天测量。
除了定期到医院门诊测量血压,在家里备上一个血压计也是不错的选择。
上臂式的电子血压计,能更准确地反映血压的控制情况。
尽量选择通过 ESH、AAM 或者 BHS 认证的,同时厂家也要提供校准服务。
现在很多电子血压计还可以连接手机上的软件,能够更方便地记录血压。
第二招:偷天换日
除了正确服用降压药,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同样重要。
高钠饮食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高危因素。但上了年纪的父母,味觉敏感度下降,做的饭菜真是越来越咸,劝他们吃淡点也没用,一句“不够味儿”就没辙了。
其实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换种盐就行!
只要没有肾病,不妨把家里的盐换成低钠盐,通过用部分的钾替换了钠,不仅少摄入了升高血压的钠,也补上了往往吃得不够的、能预防血压升高的钾。
当然,即使换成了低钠盐,也不意味着可以放开吃盐了,做饭时还是尽量少放点。可以使用限盐勺,每人每天使用食盐的量不超过5克。高钠的调料也要少用,比如酱油、蚝油、番茄酱等。
第三招:如影随形
陪伴和理解,是帮助爸妈管理血压的强力武器。多回家陪伴爸妈,督促他们按时服药、清淡饮食。
提醒爸妈记得吃药,不如直接倒杯水、备好药,看着他们吃下去,同时还能科普一下药物的作用,询问他们吃药后有没有出现什么不适,既是了解爸妈的治疗情况,又能培养他们的用药习惯。
督促爸妈多去运动,不如陪他们一起去散散步。研究表明,坚持规律运动,收缩压可降低4~9 mmHg。一边散步一边聊天,不知不觉就完成了每日运动量,也舒缓了心情,有助于稳血压、强血管。
第四招:有备无患
逢年过节回家,总免不了要给爸妈带点礼品,中国人爱送好烟好酒,但对于爸妈的健康而言,尤其是有高血压的,烟酒都是致病的高危因素,咱们还是尽量远离。
不送烟酒,那送什么呢?送什么都不如送健康!
除了血压计外,还可以挑选一些辅助治疗的医疗器械,并教爸妈使用。
比如降压表,就是一种能辅助降压的神奇好物,运用了中医经穴磁疗法,让高血压患者戴上手表就能进行穴位磁疗,全天候平稳血压,改善症状。